白果冲调剂的工艺研究开题报告

 2023-01-01 02:47:5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白果,又称银杏,为银杏科植物银杏GinkgobilobaL.的干燥成熟种子,品味甘美,口感香糯,口味清新,成分复杂,营养丰富,作为食疗、滋补、保健食品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白果不仅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多种氨基酸、维生素(B1,B2,C,D)、微量元素,还含有银杏酸、白果黄酮、白果内酯等多种活性成分。经研究白果黄酮和白果内酯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抑制肿瘤和对抗血小板活化因子等作用。另外本草学对白果的功能主治可归纳为敛肺定喘,止带缩尿,可用于痰多喘咳,带下白浊,遗尿尿频。本研究基于白果的护肺功能,研究白果冲调剂的保健食品生产工艺。

目前,对银杏资源的使用多聚焦在银杏叶的药效作用上,对白果资源的开发利用进度相对落后。国外,法国益普森制药集团研制生产的塔那坎和德国Schwabe制药公司生产的梯波宁、罗肯、金钠多等银杏叶制剂都更多的关注于银杏叶药用功效和生理功效。虽然我国已有利用白果做干果、药膳、菜肴的习惯,也有将白果加工成银杏晶、白果罐头、白果糊、白果脯、白果粉等产品,但因为无法很好的保鲜而退市。解决保鲜问题是白果产品的一个难点。本研究除了对白果冲调剂的工艺做了研究,也对白果产品的保鲜工艺做了研究。

现在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但对环境造成了破坏。环境污染引发了雾霾,长期生活在雾霾环境下会对肺部功能造成损坏。利用白果研制护肺类保健产品,能够清肺,对肺部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而且我国是银杏的起源和分布中心,世界70%的白果资源都在我国。白果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且资源丰富,研究白果冲调剂的工艺会有广阔的市场。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文献综述

白果冲调剂的工艺研究综述

曹子健

摘要:白果营养丰富,具有调节血脂、抗衰老等多种保健功能。本综述对近年来研究白果活性成分及保健功能的文献进行整理,包括白果保健产品的工艺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一、配方选择

1、配方:白果,蛹虫草,山药,百合

2、配方选择依据:依据文献分析结果和中医药理论,综合考虑蛹虫草、山药为主要原料。蛹虫草具有调节免疫功能,抗肿瘤,降血糖,抗衰老的功效,包括对呼吸系统疾病都有较好的疗效。山药在中国药典中记载的功能主治为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且能在颗粒成型时起到赋型的作用。百合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日华于本草》及《本草纲目拾遗》等书中,其性甘,归肺、心经,可润肺止咳、清心安神,主要用于治疗肺热咳嗽、劳嗽咯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等症。

二、原辅料选择

1、原料选择

根据文献分析结果,选用品种为江苏泰兴大佛指的白果,颗粒饱满,且氢氰酸含量较低。

2、确定熟化方式

根据实验优选出合适的熟化方式,使白果最大程度的保留清香味。

三、工艺方案

1、原辅料的准备:

白果→熟化→去壳→脱衣→去芯→烘干→破碎→打粉→白果粉

蛹虫草→打粉→虫草粉

山药→选料→清洗→去皮→切片→固化→烫漂→烘干→粉碎→山药粉

鲜百合→清洗去杂→加热熟化→破碎→磨浆→均质→喷雾干燥→百合粉

2、工艺步骤:

白果粉+虫草粉+山药粉+百合粉→混匀→加蜂蜜→加水→搅拌混匀→乙醇润湿→软材→挤出滚圆→颗粒→干燥→包衣

四、方案优化

1、确定原辅料之比

根据实验优选出最合适的原辅料之比,使制得的产品有白果清香味。

2、成型工艺研究

只有微丸圆整度较好,硬度适宜且粒度分布较窄,收率在80%以上的微丸丸芯适合于进一步包衣。因此需对制得的颗粒进行粉体学性质考察,考察指标为平面临界角、堆密度、脆碎度、收率和粒度分布。在制颗粒时需要优化工艺以得到符合要求的颗粒。

①润湿剂的筛选

准确称取原辅料搅拌混匀后,分别以60%、70%、80%、90%乙醇以及无水乙醇作为润湿剂或粘合剂,用平行试验法,以粒度、颗粒外观(色泽均一、大小均一)以及软材质量(无结块,分散均匀,粘度适中)为判断标准,考察颗粒的成型性。

②滚圆制粒条件的优选

根据文献资料查询结果,影响挤出滚圆制粒工艺的3个主要因素为挤出转速、滚圆转速、滚圆时间。设计三因素三水平L9(34)正交试验作工艺条件的优化筛选。以颗粒圆整度(平面临界角p)及粒度分布f(不能过1号筛和能过5号筛的颗粒总和不超过15%)加权综合评分(f-2p)。通过方差分析结果,考察各因素水平对滚圆制粒的影响大小。

正交试验因素水平

水平

因素

A挤出转速(Hz)

B滚圆转速(Hz)

C滚圆时间(min)

1

25

40

3

2

30

45

5

3

35

50

7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实验号

A

B

C

f/%

P/%

f-2p

1

1

1

1

2

1

2

2

3

1

3

3

4

2

1

2

5

2

2

3

6

2

3

1

7

3

1

3

8

3

2

1

9

3

3

2

K1

K2

K3

R

3、包衣工艺研究

①包衣材料选择

将采用优化工艺制得的颗粒包衣。包衣材料待选,保证颗粒良好的防潮性能和溶解性。

②包衣质量考察(防潮试验)

将未包衣和包衣的颗粒,同置室内暴露于空气中,依常规测定颗粒含水量变化,于1d/5d/15d/30d测量含水量。

③包衣溶解性考察

保证包衣后的颗粒有良好的溶解性。取供试品10g,加热水200ml,搅拌5分钟,立即观察,应不存在未溶颗粒。

五、质量标准

以《中国药典》2015版第四部颗粒剂的制剂通则为基本要求

粒度:按粒度和粒度分布测定法(通则0982第二法双筛分法)测定,不能通过一号筛与能通过五号筛的总和不得超过15%

水分:照水分测定法(通则0832第二法烘干法)测定,水分不得超过8.0%

微生物指标:细菌总数(cfu/g)≤1000;霉菌、酵母菌(cfu/g)≤100;致病菌不得检出

六、安全性评价

最大耐受实验,大于人用量100倍或以最大浓度最大体积给小鼠灌胃,观察小鼠灌胃后活动情况和死亡情况,确定配方安全性。

4. 工作计划

1.文献调研,配方的优选,工艺的确定

2.原料的采购与准备

3.开展前期实验,确定辅料的选择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难点与创新点

1.以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网站上图书、期刊、博硕士学位论文、会议论文、专利等信息资源为对象,结合收录学科范围、文献内容标引质量、数据更新时效、文献查全率等指标对相关数据库进行分析评价对不同数据库中获得的文献进行合并。

2.配方中采用的白果、山药等原料均为药食同源原料,天然安全。

3.本工艺将白果冲调剂颗粒包衣,可有效解决白果保质期短的问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