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集团化办学成效及优化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2023-02-25 04:19:19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当前,人们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日趋扩大,“有学上”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上好学'日渐成为家庭主要关切方向。在“教育公平”“择校热、择校难'成为社会热点的驱动下,集团化办学作为解决城市择校难题的策略选择应运而生。但是作为一种西方移植性产物,集团化办学在我国起步晚,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暴露出许多弊端。基础教育集团化无论是教育体制的革新还是对社会教育资源诉求的回应,在大力推进过程中应不断反思与优化。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自1999年杭州市义务教育集团化教学开办以来,卷起全国性的“集团化办学热”。本研究从学业成绩视角,首先回顾集团化办学发展历程,并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考察集团化办学成效,进而提出优化建议。

研究目的:旨在针对现有国内外实行的集团化政策进行解读分析,结合学者研究、数据分析及整合,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就我国目前基础教育集团化向全国的进一步推广提出建设性意见。

写作提纲: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国外对于集团化办学的实证研究较为丰富,但多是研究教育联盟对学生成就的影响。克里斯托弗-查普曼采用定量方法,利用多层次线性模型(HLM)探索集团化办学对学生成果的影响。该研究结果基于对2009-2010年全国学生数据库 (National Pupil Database,简称NPD)收集的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集团化办学显著影响学生的总体表现。回丹尼尔-缪伊斯专门研究了低绩效小学与高绩效小学之间的联盟关系,其中高绩效学校担任低绩效合作学校的支持者。研究采用了混合方法,使用来自全国学生数据库的数据进行准实验量化研究,以确定伙伴关系与学生成绩之间的关系。随后对9个教育联盟关系进行了案例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在第二关键阶段,教育联盟关系与学生成就之间存在着积极的关系.成功的教育联盟关系的特点是强化干预,重点是教学领导。

国内:对于集团化办学的成效实证研究较少,虽近年来学者对于集团化教育的关注度有上升,但研究内容仍主要集中于职业教育集团化、集团化办学历程的梳理、品牌名校的集团化等方面,如刘晓宁和刘晓从集团组建基础、集团管理与运行、集团发展成效、集团保障条件四个维度,建构起包含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40个三级指标在内的较为系统的职教集团认定与评价体系。杨敏在指出集团化办学的历史演进中提出,我国的集团化发展历程是由“单一化移植”向“多样化创新”的跃进式发展,是政府市场的多方联动。陈迪夫通过对以湖南省明德中学为代表的中小学研究中梳理出中学集团化办学的常用模式分为“名校-新校”模式,“城乡共同体”模式,“名校-民校”模式。曹连喆和方晨晨手动排除职业教育相关文本整理出17省41份政策文本,对我国的教育集团化政策做出比较详尽的解读。但综合而言,对于学者们在集团化成效和优化策略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2022年1月5日-1月20日:撰写初稿;

(二)1月21日-3月10日:完成一系列的修改任务(包括数据分析处理的精确检验,文章结构、细节的改动),通过期中检测;

(三)3月11日-4月20日:继续精化修改文章,完成外文翻译工作,完成定稿。

5. 参考文献

[1]贾伟,邓建中,尹浪,邹雪.区域推进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实践研究[J].教学与管理,2021(21):34-38.

[2]高鹏怀,刘继为,李雪飞.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模式、问题与进路[J].教学与管理,2021(21):39-42.

[3]陈元龙.农村学校集团化办学之实例研究与发展建议[J].中小学管理,2021(05):45-47.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