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华山森林公园之佛文化景区核心区景观设计开题报告

 2024-08-30 09:52:14

1. 一、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一、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和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以佛教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景区逐渐兴起。

依托名山古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底蕴打造的佛文化景区,不仅能够满足人们观光游览的需求,还能让人们在体验佛教文化中获得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升华。


本选题以三华山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如何在其核心区域打造一个集自然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佛文化景区,以期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并为游客提供一个能够亲近自然、感受佛教文化魅力的场所。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二、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二、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对佛文化景观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佛教园林的研究:学者们对佛教园林的起源、发展、类型、造园手法、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例如,彭一刚先生在《中国古典园林分析》中,分析了佛教寺庙园林的空间布局和文化寓意。


2.佛文化旅游的研究:近年来,随着佛教文化旅游的兴起,学者们开始关注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佛教旅游产品的开发、佛教旅游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研究,例如,李明德在《中国佛教文化旅游研究》中探讨了佛教文化旅游的特点、发展现状及趋势。


3.佛教文化景观设计:一些学者开始关注如何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融入佛教文化元素,例如,陈志华先生在《中国建筑文化辞典》中阐述了佛教建筑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为佛文化景观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三、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三、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一)主要内容本研究将以三华山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在对佛文化和景观设计理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三华山的自然环境、文化资源和景观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结合佛教文化主题,提出佛文化景区核心区的景观设计方案,并从景观意境营造、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
1.佛文化与景观设计理论研究:佛教文化的起源、发展、基本教义、艺术形式等景观设计的原则、方法、要素等佛文化景观设计的相关理论和案例分析2.三华山森林公园现状分析:自然环境分析:地形地貌、气候水文、植被类型、景观格局等文化资源分析:佛教历史、寺庙建筑、宗教故事、传说等景观空间现状分析:空间结构、功能布局、景观要素等3.三华山佛文化景区核心区景观设计:设计原则:尊重自然、传承文化、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总体布局:功能分区、交通流线、景观节点景观要素设计:植物景观、水景、铺装、小品雕塑、标识系统景观意境营造:色彩与材质运用、光影效果营造、植物配置与季相变化、声音景观设计可持续发展:生态保护、资源节约、环境友好4.结论与展望

1. (二)写作提纲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四、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四、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并按照以下步骤逐步开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了解佛文化、景观设计、佛文化景观设计等方面的理论基础、研究现状、发展趋势等,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收集三华山森林公园的自然地理、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等方面的资料,为实地调研提供参考。

2.实地调研法:-对三华山森林公园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和记录地形地貌、植被类型、水文特征、景观格局、寺庙建筑、文化遗迹等,并进行拍照、摄像等记录工作。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五、研究的创新点

#五、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于地域特色,挖掘三华山独特的佛教文化内涵。

不同于一般佛文化景观设计对佛教元素的简单复制,本研究将深入挖掘三华山自身的佛教历史、传说故事、宗教活动等,并将其融入到景观设计中,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佛文化景区。

2.将现代设计理念与传统佛教文化相结合。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刘滨谊, 张德顺, 刘洋, 等. 基于景观基因的风景名胜区佛教寺庙景观格局演变——以五台山为例[J]. 风景园林, 2020, 27(1): 89-95.

[2] 李雄, 谢凝高. 文化基因视角下传统村落景观更新策略——以彭州市葛仙山镇为例[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21, 39(4): 651-657.

[3] 陈瑶. 基于体验经济的宗教旅游目的地感知价值研究——以九华山佛教文化体验为例[D]. 南京: 南京农业大学, 2019.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