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
家庭是个体生活和受教育的最初场所,也是个体社会化的最早环境。在影响青少年社会化发展的各种因素当中,家庭教育起重要的作用。子女获得的第一手资料都源于父母的言传身教,孩子早期对事物的看法和行事原则会与其父母高度相似。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指出,家庭式人生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社会转型升级,青少年深受社会各种主流价值观的影响,他们的生活环境变得日益复杂。但在此阶段,青少年的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并且缺乏良好的辨析能力以及自决能力。青少年希望能够在生活及学业上都达到自己和父母所期望的目标,他们在这个重要时期也面临许多的选择和困境。挫折对他们来说随处可见,可能是一次模拟考试的成绩不够理想、可能是今天和最好的朋友发生了矛盾、又或是与父母发生了争吵,然而往往父母可能并不能够完全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有些家长只会一味地要求孩子要怎么达到他们的标准,却不去思考怎么运用良好的教育方式与孩子沟通进而解决问题。这就会导致许多孩子的行为和思想逐渐偏离正轨。过往研究发现,积极的教养方式能够使青少年获得较多的温暖与支持,从而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困难。在当今社会,无论是从事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需要经过大量且反复的学习、实践、培训与考核,而家长这一重要角色却不需要后天的学习,许多父母在面对子女的时候,没有相对成熟的教育理念,同时又缺乏较好的耐心来对待子女,在面对子女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问题时束手无策,产生很多亲子关系问题。笔者从自己经历过、听到过的事情中发现,其实很多青少年都不愿意将自己的心事告诉父母,因为他们认为父母是无法坐下来好好听他们讲一件事情,或者给予他们一些正向的安慰和帮助,大都会说“你先想想你身上有没有什么问题”,而这看似无所谓的一句话日积月累便会让孩子受到伤害。每个青少年都会有自己不同的应对困境的方式,但是这些方式更多的来自于学习和模仿,而模仿的对象最直接的就是自己的父母。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1.描述父母教养方式的现状,通过数据和案例分析父母教养方式在性别、教育水平、职业等方面的差异。
2.基于数据结果讨论研究对象其父母教养方式呈现出的特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问卷调查为主,结合个案访谈。
步骤:1.根据论文研究范围,确定适合的250位问卷研究对象,并从中选择5位个 案访谈对象。
4. 参考文献
[1]刘蔚玲.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综述[J].魅力中国,2020(23):168-169.
[2]顾明远.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5-9.
[3]洪旭霞.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现状及心理干预[D].浙江:浙江师范大学,2018.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序号 起讫日期 工作内容
①2022.11.21——2022.12.16 毕业论文分组,确定选题
②2022.12.19——2023.02.24 进行文献阅读,调查资料收集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