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研究意义:
大豆起源于中国,在我国有五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它不仅是重要的油料作物,也是人类主要的植物性蛋白来源。在我国,大豆在其生长过程中受到多种病虫害的影响,而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mosaicvirus,SMV)病是危害最大的病害之一,也是一种世界性大豆病害,在世界各大豆产区均有发生,严重危害大豆的产量和品质。培育和推广抗病品种是防治SMV最经济有效的手段,但是传统育种方法周期较长,培育的抗病品种抗谱较窄且抗性容易丧失。
国内外研究概况: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目标:
利用RNAi原理,通过遗传转化技术,将SMVCP基因保守序列导入大豆,培育转基因抗SMV材料。
研究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
通过核苷酸序列比对获得高度保守的大豆花叶病毒CP干扰片段,采用GATEWAY技术构建干扰载体,并通过PCR、测序、酶切等分子鉴定手段保证了重组质粒中干扰片段的插入位点、方向、序列的正确性,利用农杆菌介导大豆子叶节方法对大豆进行遗传转化。
技术路线:
4. 研究创新点
特色或创新之处:
本研究选取大豆花叶病毒不同株系间最为保守的外壳蛋白基因为研究对象,通过CP基因核苷酸序列的比对,进一步克隆出高度保守区域,并采用Gateway重组技术快速构建了干扰载体,省去了传统的酶切连接等步骤以及繁琐的筛选工作,减少了转基因实验开展前的准备工作,旨在通过基于RNAi的大豆转基因技术培育出对SMV具广谱抗性新种质,这对大豆花叶病毒抗病育种工作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在前人基础上建立了较好的遗传转化平台,获得了阳性转基因大豆。现正在从农杆菌菌株、受体基因型、外植体、筛选剂、暗培养条件等多方面优化转基因体系,以提高转化效率。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研究计划:
2013.07-2013.08
大量阅读国内外转基因相关文献,熟悉试验流程以及实验室个中仪器设备的操作要求。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