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期与氮素对棉花种子活力的影响开题报告

 2023-02-10 08:14:55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本课题的意义:

棉籽是棉花重要的收获产品,目前我国棉花生产正处于从重视产量到产量、质量和效益并重的新阶段,而种子活力是棉籽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受品种、气候、栽培措施等多种因子的复合影响。棉铃发育后期的低温是影响棉籽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施氮水平不仅影响棉花营养生长,还影响棉籽的干物质分配和累积,进而影响到棉籽的播种品质。因此,有必要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系统阐明不同播期和氮素影响棉花种子活力的机理,该问题的揭示,可为采取合理的农艺措施(播期与氮素)提高棉籽品质提供有力的支持,为实现棉籽的高产高效提供理论依据。

国内外研究概况: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目标:本实验采取分期播种以形成棉铃发育期的温度差异和不同的施氮水平,通过发芽试验,探究不同播期和氮素处理对棉花种子活力的影响,来确定长江中下游棉区棉花的播种时间和最佳的施氮水平。

研究内容:播期和氮素互作对棉花种子活力的影响

气象因子对棉花种子活力的影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设置不同的播期(5月15日移栽、6月5日移栽、6月5日直播)和施氮水平(0、300、450kg ha-1),通过纸卷法发芽试验,测定种子发芽率,胚芽、胚轴、胚根长,幼苗鲜重,计算出种子活力和简化种子活力。

技术路线:

氮素-------------播期

棉籽

↙↓↘

苗鲜 发芽率 胚根长度

↘↓↙

种子活力

实验方案:

试验于2012-2014年在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农业大学牌楼试验站(盆栽试验)和江苏省大丰稻麦原种场(大田试验)进行,以单作棉为对照,设置小麦-棉花套栽棉、麦后移栽棉、麦后直播棉3种种植模式,供试品种小麦为扬麦16,棉花品种选中熟品种泗杂3号和早熟品种中棉所50。棉花设3个施氮水平:零氮(N0,不施氮),适氮(N300,300 kg N/hm2),高氮(N450,450 kg N/hm2)。

盆栽试验:设单作棉、麦后移栽棉、麦后直播棉3种种植模式,18个处理,每处理20盆,总共360盆。小麦于11月9日播种,田间管理按高产栽培要求进行。

单作棉:营养钵育苗移栽种植,棉花4月15日育苗,5月15日移栽,每盆1株。

麦后移栽棉:棉花4月15日育苗,6月5日小麦收获后移栽。

麦后直播棉:棉花于6月5日小麦收获后直播种植,每盆1株。

大田试验:采用裂区设计,施肥量为主区因素,种植模式为副区因素,重复3次,72个小区,小区面积5*5.5=27.5 m2。田间管理按高产栽培要求进行,小麦于2011年11月16日播种,行距0.15 m。播种时为单作棉和麦棉套作留出空幅,套作棉花空行不施肥,仅小麦行施用。

单作棉:采用营养钵育苗移栽种植,4月15日育苗,5月15日移栽到大田。中熟品种行距1.1m,株距0.30 m,密度2020株/亩;早熟品种行距1.1m,株距0.15 m,密度4040株/亩。

麦棉套栽棉:采用4:1式,即4行麦l行棉,1.1 m一带,5带区。小麦行距0.15 m,套种行宽0.45 m,棉麦间距0.325 m。棉花4月15日育苗,5月15日移栽。中熟品种行距1.1m,株距0.30 m,密度2020株/亩;早熟品种行距1.1m,株距0.15 m,密度4040株/亩。

麦后移栽棉:4月15日育苗,6月5日小麦收获后移栽。中熟品种行距1.1m,株距0.30 m,密度2020株/亩;早熟品种行距1.1m,株距0.15 m,密度4040株/亩。

麦后直播棉:6月5日小麦收获后,直播种植。中熟品种行距1.1m,株距0.30 m,密度2020株/亩;早熟品种行距1.1m,株距0.15 m,密度4040株/亩。

可行性分析:

(1)研究思路清晰:本课题研究的播期与氮肥两个主要因素,对棉花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两个环境因素也是比较容易控制的,所造成的误差也较小,均在可控的范围内;研究的内容中棉籽的营养品质也是比较容易测定的,测定方法也已比较熟练和通用,所以这个课题是可行的,比较容易操作的

(2)研究条件完善:本实验依靠国家重点实验室,配有各种先进的实验设备,

可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3)研究方法可靠:本实验在采用大棚池载方法,可严格控制各种实验条件,无

特殊限制和困难。

4. 研究创新点

特色或创新之处

目前在国内外大多数学者对播期和氮肥单因素对棉花的研究已比较深入,两者互作对棉花的研究也有很多,而播期与氮肥两者单因素或者互作对棉籽的研究目前还鲜见报道,所以研究播期与氮肥互作对棉籽营养品质的研究很有特色,有较大的创新。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研究计划:

2014年 4月~2014年10月:进行田间试验,取样,并测定相关性状;

2014年11月~2014年12月:利用试验材料,完成室内生理指标的测定;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