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县耕地质量等级评价及成果研究开题报告

 2023-02-11 05:15:47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一)选题的意义耕地是最宝贵的农业资源,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耕地保护是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问题,努力提高耕地质量,成为新形势下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耕地面积大量减少的同时,耕地质量也在不断下降,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一)研究目标本文在深入剖析耕地质量评价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研究指标体系选择的理论基础与依据,对耕地质量评价的类型、耕地质量评价指标及方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当前研究现状进行评价与讨论,把耕地质量评价系统性框架、耕地质量变化的要素分析等方面作为研究重点和方向,通过分析各类型耕地综合质量特征,构建耕地质量综合评价体系。

本文主要以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为分析对象,从立地条件、耕层理化性状、土壤管理、障碍因素和土壤剖面性状等方面综合评价无为县耕地地力,分析2013年度耕地质量等别变化情况,提高耕地质量,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耕地质量建设和管理的建议和措施。

(二)研究内容 1、评述国内外有关对耕地质量的重视程度及相关发展历程,对耕地质量等级的研究的主要研究理论进行整体分析,由此总结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一)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论文参考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并对其加以归纳整理。

2、实证分析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目前我国对耕地质量的评价大多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进行,这种评价方式单纯考虑耕地的自然质量,而忽略了耕地的立地条件,使评价结果不能真实反映耕地的生产力。

此外,耕地质量评价研究未形成逻辑关联的系统性框架。

目前大多数研究局限于对耕地质量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的分析,而对耕地质量、 数量及其空间演变的时空耦合机制的研究还较少。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1、3月10日-3月31日:收集案例及资料并提交开题报告; 2、4月1日-4月15日:集中整理相关资料,进行案例及数据分析,并在老师的指导下编写论文大纲; 3、4月16日-4月30日:在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内容的实际状况编写论文; 4、5月1日-5月15日:通过老师指导,反复修改完善初稿直至最终定稿; 5、5月16日-5月31日:资料整理及装订。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