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
体验经济时代的变革发展。作为服务经济的衍生,体验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的第四大经济类型。随着社会经济形态的不断发展,我国已全面进入体验经济时代,并成长为在世界范围内颇具先锋性与代表性的重要经济体。体验经济不仅重塑了人们的消费习惯,更引领了社会生产生活的重大变革。在体验经济的持续呼唤下,旅游业的发展也在实践中不断蜕变,持续拥抱独辟蹊径的新思路和新可能。旅游产品的体验性发展无疑成为一种趋势。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不再满足单一的参观模式,而是期望获得精神层面的感受。作为新时代的旅游者,游客追求更高质量、独特而畅爽的旅行体验,景区的核心任务也不再拘泥于提供传统旅游产品和服务,还需要为游客创造符合其预期并且难以忘怀的旅游体验。
文化遗产旅游的创新契机。在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和云计算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引领下,全球创新版图和经济结构正被新一轮科技革命重新雕刻塑造。新世纪见证了科学技术的快速革新,随之而来的便是旅游业的转型升级。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高科技技术的入局,促进旅游业日益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科技的发展创新为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和传承保护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与方法。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研究理论目标在于以山西平遥古城为实证案例地,以游客旅游体验为调研视角与行文思路进行深度研究分析。选取国内知名第三方消费点评网站——大众点评,截取该网站有关平遥古城的游客评论作为文本数据,利用Nvivo12质信分析工具,运用扎根理论,通过网络文本分析法并结合实地考察法,辅以深度访谈法识别、凝炼平遥古城游客体验感知类型及偏好趋势。实践目标在于从体验视角出发,针对文化遗产游客体验感知类型与偏好,结合平遥旅游开发现状,精准制定古城文化遗产旅游的优化措施,剖析其转型升级的可行性与突破口,构建古城旅游发展的品牌蓝图,以期为平遥更好打造高质量文化遗产体验旅游产品与可持续保护开发提供实践参考。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本文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研究、网络采集法、深度访谈法以及扎根理论研究范式。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抽象与具体相结合、国内外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在研究起步阶段,主要利用文献研究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借助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高效便捷网络资料,发挥校内网优势,借助丰富的图书馆资料。关注旅游体验、文化遗产旅游、古城旅游等相关概念理论,了解国内外学者的不同见解、已有研究成果、尚需完善的不足以及科学有效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掌握行业发展最新的讯息与动态,查看案例地平遥古城实际发展情况,并进一步分类梳理,为后期的实际调研、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形成有效借鉴、打下坚实理论基础。
4. 参考文献
[1] 王浩镔,刘丽华.沈阳盛京皇城文化遗产旅游体验感知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2 (07): 91-93.DOI:10.13665/j.cnki.hzjjykj.2022.07.043.
[2] 郑艳芬,张朝枝.国际法对文化遗产旅游利用认识的演进[J].旅游科学,2014,28(01): 85-94.DOI: 10.16323/j. cnki.lykx.2014.01.002.
[3] 余向洋,朱国兴,邱慧.游客体验及其研究方法述评[J].旅游学刊,2006(10): 91-96.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4-2024学年第一学期第8-10周:确定指导教师人选,安排双向选择
2024-2024学年第一学期第11-12周:指导教师与学生见面
2024-2024学年第一学期第13-14周:命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