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目的地意象塑造研究——以新疆喀纳斯为例开题报告

 2023-10-24 01:12:50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背景:

新疆喀纳斯是一个具有独特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的旅游目的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前来探索。对于喀纳斯意象塑造的研究,其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旅游业发展需求:随着旅游业在新疆地区的快速发展,作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喀纳斯景区需要不断提高其知名度和竞争力,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观光。因此,进行喀纳斯意象塑造的研究,以提高其品牌形象和市场影响力,已成为必要的选择。第二、地域文化认同:喀纳斯所处的新疆地区,是中国西部地区的一个多民族聚居地,拥有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喀纳斯地区也是著名的哈萨克族聚居区,其文化、语言、宗教信仰等方面都与其他地区存在差异。因此,通过对喀纳斯意象的塑造,能够表达出该地区的独特文化和民族认同,加强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第三、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研究趋势:在全球范围内,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已经成为旅游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通过对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形象、服务质量、宣传推广等方面进行研究和优化,可以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和知名度,促进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因此,对喀纳斯意象的塑造研究,也符合国际旅游业发展的趋势。第四、可持续发展需求: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其与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为了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注重对旅游目的地的资源保护和文化传承。因此,喀纳斯意象的塑造不仅需要关注旅游业的发展需求,还需要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

综上所述,新疆喀纳斯意象塑造的研究背景涉及到旅游业发展、地域文化认同、研究趋势和可持续发展等多个方面,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进行探讨。通过深入研究喀纳斯意象的塑造,可以促进该地区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有助于保护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实现可持续发展。

目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本文探讨了旅游目的地意象塑造的相关问题,以中国新疆喀纳斯为例进行研究。通过对该地区旅游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揭示了旅游意象塑造在当地旅游业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研究主要采用文本分析法,到携程网站上扒取了3000多条评论,整理出12字的文本资料,通过ROST CM6.0软件和词频统计工具等方法处理数据,将最后得出的结果,汇总成高频词表和语义网络,进行分析。

本文探讨了喀纳斯地区的自然环境、民俗文化和特色建筑等方面,对喀纳斯旅游意象的构建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喀纳斯的旅游意象主要是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少数民族文化为核心,同时也要注重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营销宣传能力。主要结论有:第一,持续挖掘喀纳斯独特的地理自然资源,对原有的自然资源,开发更多的展示方式,让游客更好的感受独特的自然风光。同时也要加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在景区内加强环保理念的宣传,增强游客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实现开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第二,挖掘人文吸引物的内涵,一方面,基于独特的民族文化,发掘吸引游客的内容,另一方面与现代元素相接轨,以年轻的方式,吸引年轻的游客来游览。提升服务水平,为不同的游客提供个性化服务。第三,完善景区内地基础设施,降低游客对旅途的不适感,包括加强政府管理和监管、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加强市场宣传和推广等方面。

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改善喀纳斯地区旅游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水平,为该地区的旅游业带来更多可持续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总之,本文对旅游目的地意象塑造进行了深入研究,以喀纳斯为例,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对策,对促进中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文本分析法
本文在口碑好、用户量大且关注度高的在线旅游网站携程中以“喀纳斯”为关键词进行检索,使用 Python 爬虫技术模拟浏览器行为获取html数据,并对其解析找到对应的游记正文模块,以获取一定数量的原始文本。


研究步骤:
1.确定研究方法
本文研究喀纳斯旅游目的地意象的塑造,主要是通过游客对喀纳斯的印象进行分析,所以有关喀纳斯的游记与评论是本文研究的重要基础,通过对网络上第一手评价的
2.收集资料
本文研究喀纳斯旅游目的地意象的塑造,主要是通过游客对喀纳斯的印象进行分析,所以有关喀纳斯的游记与评论是本文研究的重要基础,通过收集网络评论第一手研究资料,进行文本分析,能更好的研究喀纳斯旅游目的地意象是如何塑造的。


3.处理资料
由于许多游客会在携程旅游官网,针对某一景点进行留言,所以本文抓取了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的,有关喀纳斯景区的评论和游记,删除了与研究背景目的地无关的章节。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 郭海君,王世靓.互联网时代下旅游目的地营销研究综述[J].中国商论,2022(23):59-61.DOI:10.19699/j.cnki.issn2096-0298.2022.23.059.
[2] 贺繁繁,李世杰.旅游目的地形象及其影响[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2(24):75-77.DOI:10.13665/j.cnki.hzjjykj.2022.24.017.
[3] 王仪,崔诗唯,张赟,严子期.旅游目的地宣传片对居民增权和旅游支持的影响[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2,44(S2):16-18.
[4] 方硕,周佩.旅游目的地品牌经济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策略[J].时代经贸,2022,19(09):105-108.DOI:10.19463/j.cnki.sdjm.2022.09.008.
[5] 李晓萌.旅游目的地象征性形象对游客消费偏好的影响研究:基于多群组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22(18):181-184.
[6] 陈诗韵.当代参与式文化下的影视旅游目的地形象构建研究——以重庆为例[J].旅游研究,2022,14(05):86-98.
[7] 贾琳.新疆喀纳斯风景[J].西部探矿工程,2022,34(09):192.
[8] 毛冰玉,朱军,卜泉海,向美芳,华迪.喀纳斯湖风景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利用分析[J].福建林业科技,2022,49(02):130-133.DOI:10.13428/j.cnki.fjlk.2022.02.024.
[9] 陈炳合,塞尔江哈力克.传统村落保护与旅游发展问题探究——以喀纳斯河谷地区为例[J].华中建筑,2022,40(06):164-169.DOI:10.13942/j.cnki.hzjz.2022.06.024.
[10] 李丹阳. 情系喀纳斯—系列山水画创作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22.DOI:10.27432/d.cnki.gxsfu.2022.000063.
[11] 苏群芳. 基于网络游记的婺源篁岭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22.DOI:10.27175/d.cnki.gjxcu.2022.001749.
[12] 刘明焜. 旅游目的地新媒体营销策略研究[D].广州大学,2022.DOI:10.27040/d.cnki.ggzdu.2022.001512.
[13] 王东红.新疆喀纳斯景区服务质量提升研究——基于全域旅游视角[J].北方经贸,2022(04):149-151.
[14] 何金春,叶斯布拉提叶尔肯别克,阿卜来提阿力木江,玉苏甫亚森.新疆喀纳斯景区井干式木屋的地域特色[J].建筑技术开发,2022,49(05):15-17.
[15] 王慧媛,李啸虎,李珊珊,游婧澜.基于网络文本的游客对喀纳斯景区旅游形象感知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12):39-42.DOI:10.16227/j.cnki.tycs.2021.0727.
[16] 王信颖. 基于徽州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传承的村落意象城市设计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21.DOI:10.27784/d.cnki.gahjz.2021.000422.
[17] 张楚玥. 基于城市认知和意象的哈尔滨城市符号塑造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21.DOI:10.27064/d.cnki.ghasu.2021.001381.
[18] 潘海参.个性化“城市意象”下的城市品牌形象塑造——以杭州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21,28(03):40-43.
[19] 刘毅佳.江南古镇旅游意象塑造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6,37(17):22-23.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17.010.
[20] 杨雪.城市意象塑造中的文化符号化[J].大众文艺,2016(03):60.
[21] 谢金之. 从园林到山水城市[D].扬州大学,2014.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设计(论文)各阶段名称

起 止 日 期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