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当今社会,秘书行业作为组织中的枢纽和桥梁,逐渐变得不可或缺,秘书作为领导开展工作的辅助者,起到了连接上下的关键作用。首先我们得清楚秘书得定义,秘书定义最早出现在我国汉代,起初并非指人而是指物,如带有神秘色彩的图书,根据记载,起初这些图书分为两类,一是指宫禁里的秘籍,因其收藏了各种经典文献,但因一般不予公开,故称为:秘书。而到东汉后期,才逐渐由物转向人,古代秘书工作者通常被称为史官、御史大夫、尚书、长史、主搏等。张家仪在1996年第三期的《秘书》中也指出了秘书的定义,即秘书是身处领导机构或附着个人,撰制文书、辅助决策并处理日常事务的服务人员。在王育的《秘书原理及事务》中也提到,秘书就是直接辅助领导者实施管理,并负责全面处理信息和事务的工作人员。从这可以看出,秘书服务的根本独享是领导者,秘书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处理信息和事务,秘书的活动根本性质是辅助性。秘书的角色特征是由秘书活动的性质和特点绝顶的,主要体现了秘书角色的本质。秘书作为组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做扮演的沟通枢纽角色也是必不可少的,秘书是组织中连通上下的纽带。
而我国古代秘书在国家机构中占有总要的地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从东汉开始到明清,我国古代秘书从初步形成、发展到后来的逐渐走向成熟。常崇宜发表的《谈“三国”时期的秘书》和蒋淑薇发表的《略论宋代秘书机构与秘书选拔》都对其所研究的朝代的秘书制度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索还有分析。而杨建宇的《中国秘书史》则是包含了整个古代秘书的发展史。如秘书的选拔制度则是从黄帝到大禹时期的,秘书首起于宗教,是一种预测占卜的官员为开始,从奴隶制社会的秘书官员世袭罔替,到了春秋中叶,出现国君任免官吏的官僚制度萌芽,而其主要依据是军功,但到秦时,秘书官员又恢复了世袭。直到汉代,高级文书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命,其他的通过察举、征辟等产生,可见从汉代开始对秘书关于素质有了较高的要求。到了隋唐,秘书官员的选拔、任用就通过的是科举考试,这也就倒置了学士型秘书与名士型秘书的产生。宋代则通过考核应用文写作能力来选用秘书,明代考察秘书人员的科举考试已趋向成熟,从县试、殿试等逐级挑选。而到清代,则出现了培养秘书人才为宗旨的幕馆,这标志着秘书已经成为一种职业。而其不足之处在于着重突出了秘书积极的一面,对于其弊端和消极的一面阐述不够完全。所以我综合搜集到的资料文献,对古代秘书都从其利弊出手并对比现代秘书,做到古为今用,吸取教训,取长补短,以可更进一步明确我国现代秘书机构的性质、界定职责范围、制定规章制度、乃至精简机构、提高效率,防止文牍主义等都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我国秘书一直处于进步与发展的阶段,而秘书工作的发展时综合的发展,绝非某一方面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古代秘书与现代秘书进行对比,来指出秘书工作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它的漫长发展,更在于它的“合而不同”,其合在于如每一个朝代都继承前朝可行的方案,如汉承秦制度等。这样其实也间接的继承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秘书工作丰富的文化底蕴。而其不同在于其不仅仅时简单的机械继承,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进行发展,使每个阶段秘书工作都更加符合朝代的发展要求,也就能更好的推动本朝秘书工作与管理工作的发展,也体现出了每个朝代秘书工作不同的时代特色与现象。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在收集分析了大量的秘书工作的资料后,我选取了一些知识点和信息,并进行分析,我准备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是从我国古代秘书工作的发展历史来透视秘书制度的特点和发展。随着历史的不断进步,我国古代的秘书工作经历了初步形成、发展、到逐步走向成熟的阶段,通过这一过程,来综合整理出秘书制度的特点和发展。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充分利用了中国知网、超新电子网等网上期刊论文资料,搜集了很多关于古代秘书与现代秘书方面的书本,经过分析、归纳总结出了写作材料
2个案分析法,我搜集了许多秘书古今秘书的案例,进行分析与研究,体现出古今秘书的不同与相同之处
4. 参考文献
[1].王晓春.论中国古代秘书素养对现代秘书的影响.兰台世界.2016: (2)
[2].钟罗庆.古代秘书参谋职能研究综述.秘书.2016: (1)
[3].许思成.古代秘书及其选择标准.浙江档案.1994:(7)
5. 工作计划
|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