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背景分析:
本文背景分析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其一,关于古代士大夫精神方面的研究,学术成果丰富,蔚为大观。王亚南先生的《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一书就指出中国古代官僚士大夫群体对官僚政治的依赖性及儒家思想与官僚政治及士大夫群体的涵容性。并分析了士大夫群体的政治经济生活,为我们研究中国古代士大夫群体奠定了基础。韦庆远的《张居正和明代中后期政局》通过对张居正的政治思想、功业、政治人格等方面的研究,深入分析了张居正在万历初年的巨大事功及其对明代中后期政局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客观的评价了张居正这一有着广泛争议的历史人物。为我们对张居正和明代中后期政局的认识都有很大的帮助。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本论文将研究重点放在明中期这一特定历史时段中,以内阁为研究对象,结合个案,结合历史事件,力图对士大夫这一重要社会群体的政治理念和价值观等意识领域和范畴的内容加以综合研究,探寻其群体社会心理及政治行为潜在动机。通过对明中期社会士大夫群体的精神文化进行分析研究,对士大夫个人和群体的政治生活加以考察,揭示士大夫政治行为的合理性因素,探讨士大夫群体的个人品质对机构运转的影响。 其次,明内阁发展最为集中、最为迅猛的时期为嘉靖至万历新政时期,且以张居正担任首辅内阁时权力达到顶峰。本论文选取明内阁发展的“黄金时期”,以“三杨定制”为开端,着眼于严嵩至张居正担任首辅内阁时期案例,研究内阁履行职能的范围及其过程,从而探寻出其职能设置和职能范围的框定对当代秘书机构建设的借鉴意义。 再次,本论文立足于内阁管理实践,总结在其权力运作过程中涉猎的管理思维,并探寻并总结这些管理思维对内阁是处理的影响,以及内阁机构的运作过程中应当秉持的处事原则与处事思维。在此基础上加以探究,明确内阁管理思维对当代秘书机构的借鉴意义,具有极强的针对性与操作性。 综上所述,本论文是以明代中期内阁体制的研究为出发点,以内阁对当代秘书机构的借鉴意义为落脚点。从内阁阁臣的事功观、内阁的职能范围与运行机制、内管的管理思维三个方面入手,总结其对于秘书机构的积极意义,进而明确内阁机制对于当代秘书机构在秘书人员职业素养、秘书机构职能设置、秘书机构管理思维三个方面的借鉴意义。 |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方法:文献研究法,思维方法
步骤:第一步,确定选题;
第二步,仔细观看相关书籍,整理、阅读相关资料;
4. 参考文献
[1] 张学亮. 明嘉隆万时期士大夫事功观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 2006,83 [2] 梁希哲. 明代内阁与明代的官僚政治[J]. 史学集刊, 1992(2):19-27 [3] 于江泰. 明代内阁对皇权的制约[D]. 山东师范大学, 2014,28 [4] 周三多,陈传明,贾良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6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5] 岳天雷. 高拱吏治改革的思想基础——以人才思想为中心[J].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3(1):54-59. [6] 奇秀. 我国古代行政机构设置的启示[J]. 中国行政管理, 1998(12). [7] 柯文彬. 从追靠到同构—秘书与领导和谐关系研究[D]. 暨南大学, 2013,4 [8] 吴雨平,李正春.秘书学与秘书实务教程[M].第2版.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3,3 [9]时江玲. 明朝嘉靖至万历前期的内阁首辅制研究[D]. 中国政法大学, 2010. [10]王向清. 论容人之短与用人之长[J].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5):31-33. [11]王平一.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和管理经验的现代借鉴[J].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 4(5):59-62 [12]王兴亚. 高拱的吏治思想及其改革[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1987(1):1-10 [13]田奎. 浅谈我国古代管理思想之今用[J]. 武汉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6(3):32-35. [14]张斓. 中国政务秘书系统运行机制研究[D]. 暨南大学, 2018 |
5. 工作计划
1、确定选题; (2022年12月) 2、仔细观看相关书籍,整理、阅读相关资料; (2022年1月-2月) 3、分析已有书籍和资料,寻找研究方向; (2022年2月) 4、与指导老师讨论研究方向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2022年3月) 5、撰写开题报告; (2022年3月) 6、完成论文初稿; (2022年4月) 7、将论文进行修改并定稿。 (2022年5月) |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