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酒店激励制度对员工流动的影响——以苏州吴宫泛太平洋酒店为例开题报告

 2022-12-22 06:06:29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激励理论的研究比较成熟: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从需要角度阐明了激励需求,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需求;埃尔德弗提出的ERG理论认为,企业中员工需要分为生存需要、相互关系需要和成长发展的需要;赫兹伯格在激励因素的研究中,提出了双因素理论,他认为对员工产生激励效果的因素有工作成就感、晋升、工作本身、工作发展机会、工作责任感、人际关系、职位、工作条件等16种因素;美国哈佛大学麦克利兰提出,除了生存需求之外,成就需求、权力需求和友谊需求时最重要的三种高层次需求;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在1964年提出了激励强度等于期望值乘目标效价的公式;由亚当斯为代表的公平理论认为,一个人对他所得报酬是否满意,不仅要看绝对值,还要进行社会比较合理是比较,看相对值,两者比较公平时就可以起到激励的作用;哈佛大学的教授威廉詹姆士研究发现,在良好激励的环境中,员工的潜力发挥比缺乏激励的环境中多出50%-60%的差距。

国外对员工流失也有不少研究:马奇和西蒙模型被称为“参与者决定模型”,研究了雇员角度对于从企业流出的合理性和容易性;普莱斯模型时分析员工流出的决定因素和干扰变量的模型,决定因素分别是工资水平、融合性、基础交流、正规交流和企业的集权化;普布雷在马奇和西蒙模型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莫布雷中介链模型,着重描述了工作满意度与实际离职行为之间的行为和认知过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和讨论苏州吴宫泛太平洋酒店员工流动及激励制度的当前状况和未来发展建议。本文首先阐述归纳了国内外关于员工流动和激励制度的研究成果,提出假设和研究意义,通过对调查问卷数据分析,归纳酒店员工流动的几点重要原因,通过对比酒店内现有激励制度的反馈情况,在工作薪酬、奖励和提成、员工授权和培训晋升这四个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对酒店的激励制度提出几点改善措施。

预期目标: 通过研究酒店的激励制度的现状和员工满意度,分析酒店内激励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及员工流动的原因,分析出激励制度在员工流动中处于什么样的影响地位。最终根据分析过程得出结论,总结出酒店基于降低员工流动率的基础上如何在酒店内原有的激励制度上加以改进,提出可行性建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1)文献研究法。通过网络数字图书馆资源库查找有关酒店人力资源管理、激励制度等方面的期刊文献、学位论文等,通过分析研究前人的研究成果,借鉴并引用,了解酒店内人员流动的影响因素和激励制度的普遍发展意义,分析如何有效改进制度激励员工,从而影响员工流动。

(2) 实地访谈法。通过到达苏州吴宫泛太平洋酒店实地对其内部员工进行访谈,挑选出有价值的信息作为进一步的分析依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杨红娟.管理学概论[M].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2沈丽霞.现代酒店管理中的激励机制[J].统计与管理,2016—3.

3刘昕,雷蒙德A诺伊、约翰R霍伦贝克,巴里格哈特,帕特里克M赖特.人力资源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工作计划

1.2022.2.21 ~ 2022.3.15查阅资料以及现场调查,进行前期研究;

2.2022.3.16 ~ 2022.3.25撰写开题报告和翻译外文资料;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