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背景下苏州旅游的创新开发与治理开题报告

 2022-12-20 14:47:56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背景:本文紧紧依托城市的背景,通过深入分析旅游城市苏州,在苏州大旅游整体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在其城市旅游开发和治理方面,依靠原赋性极强的资源,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同时,本文也分析了在对外宣传、城市规划和环境污染三大方面,苏州城市旅游存在的问题,意识到苏州城市旅游开发和发展的瓶颈,进而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

目的:通过本文,一方面,本文期待从理论上对苏州及其他城市的城市旅游开发与发展提供借鉴,另一方面,本文进一步完善了城市旅游和城市发展之间关系的定性理论研究,以期对苏州及其他城市的城市旅游和城市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意义:不同于典型山区、水域的旅游景点,苏州拥有引人入胜的园林景观、工业园商务旅游项目、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并且在市区内已形成古城位中央、园林位东方、工业园区位西边的“一体两翼”城市规划格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古城区被打造成为古典园林城市旅游、博物馆历史旅游、“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寒山寺文化中心的诸多旅游热点的同时,苏州工业园区已经踏起以高新尖技术主导下的值得公众进行商务旅游、专业行业交流的新城区圣地的建成步伐。其旅游业发展重点在于,其作为一个从古至今城市背景下,着力开发利用其丰厚城市旅游产品的城市旅游,建成将古城内各类景观作为核心旅游区域,工业区和园区在两边紧密环绕,周边景点为辐射区域的城市旅游系统。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主要内容:

本论文共分为五个主要部分,如下:

  1. ,绪论。论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目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意义,提出了主要的研究方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本课题运用的研究方法:

    1. 查找文献法:本文利用学校图书馆的数据库,收集、整理了大量关于城市旅游、旅游创新方面的文献资料,学习借鉴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为本文的研究分析提供了理论支持。

    2. 数据统计法:本文通过Excel软件,对大学生对待旅游的时间、出游方式、对待全域旅游的态度等方面的分析,通过绘图可以直观地发现其中的规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黄惠珊,苏州城市旅游发展论纲,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2001

      2.郑丽虹,近现代社会转型与苏州的城市设计,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2005

      3.杨晓洁,区域性城市背景下合肥旅游发展对策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5,34(1):93-95

      4.吴国清,杨国玺,基于世博会的城市旅游空间结构重构与优化[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30(1):79-83.

      5.曹琴,苏州工业园区商务旅游的成功实践及其示范价值研究,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2013

      6.李勇,中国超大城市、城市的经济地位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论文,2012

      7.杨真,网络化治理与城市旅游标准化体系的建设---以苏州为例,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2013

      8. 马震,中欧旅游标准化运作机制比较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世界标准化与质量治理,2006(11):16-19

      此外,查阅2014-2016年度《旅游管理》、《市场研究》等杂志;

      查阅2016年度人大复印资料中有关旅游管理研究的资料;

      查阅相应网站资料等。

      5. 工作计划

      (1)第7学期末至寒假,详读有关论文,收集二手资料,

      编写论文详细提纲。

      (2)第8学期1-4周,实地考察,收集一手资料。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