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背景:近年来,旅游安全问题得到国际社会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与重视。国外对旅游安全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国内则始于20世纪90年代。主要是从现状结构和管理体系构建等方面着手的,对旅游安全教育、旅游者安全等方向的研究则比较匮乏。《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 2009) 提出,逐步“建立健全旅游安全保障机制,加强旅游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2011) 要求,“健全旅游安全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处置机制”,维护我国旅游业可持续稳定发展和中国旅游国际形象。苏州市第十一届市委第129次常委会会议讨论通过的《关于促进苏州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到:加强旅游安全管理。严格落实旅游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突出加强旅游场所设施设备和旅游企业的安全检查。完善旅游安全服务规范,旅游从业人员上岗前要进行安全风险防范及应急救助技能培训,景区要对参与高风险旅游项目的旅游者进行风险提示。对自驾车房车营地,要落实住宿登记、应急救援等措施。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建立健全旅游景区突发事件、高峰期大客流应对处理机制和旅游安全预警信息发布制度,并将其纳入当地统一的应急体系。
目的及意义:旅游业是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大力发展旅游业是促进苏州经济转型升级、服务业提质增效、城市功能整体提升的重要抓手,对于苏州争当“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新江苏的排头兵,具有重要意义。在旅游业的发展中旅游安全问题尤为突出,旅游安全问题具有广泛性、复杂性、突发性等特征,本文会通过对旅游安全进行系统研究,分析旅游安全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而为苏州旅游安全发展提出相应措施进行控制,从而达到使旅游活动伤亡事故降低到社会能接受的程度,有利于保证苏州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是通过对苏州旅游安全发展的现状以及苏州旅游安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现有的旅游安全发展问题采取的对策进行归纳总结。并基于这些理论基础,建立旅游安全对策体系,并以苏州旅游安全为例进行测评和分析。
预期目标: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本课题运用的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实地调查法,具体如下:
(1)文献研究。本文主要通过网络资源和图书馆藏书,期刊,获得比较全面的关于旅游安全发展的相关文献资料。将所获得的文献资料经过进一步筛选之后,即为本文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其中,网络资源是利用了校内图书馆网络数据库(主要是清华同方、维普和万方三大中文数据库,以及外文数据库)和搜索引擎(主要是百度、谷歌以及其他相关网站的检索)。
4. 参考文献
1.汪鸿. 旅游安全问题及提升策略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 ( 4) : 235 - 238.
2.杭华. 旅游安全问题的成因分析及应对策略[J].旅游纵览,2014 ( 1) : 43 - 44.
3.于会霞. 旅游业安全生产现状与问题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17 ( 5) : 101 - 102.
5. 工作计划
| 设计(论文)各阶段名称 | 起止日期 |
1 | 确定具体选题 | 2022-2022第一学期第17-18周 |
2 | 任务书提交 | 2022-2022第二学期第1周 |
3 | 前期研究 | 第二学期第3-6周 |
4 | 提交开题报告 | 第二学期第7周(截至4/07) |
5 |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与写作 | 第二学期第8-17周 |
6 | 中期检查 | 第二学期第12周 |
7 | 论文评阅、答辩安排 | 第二学期第16周 |
8 | 答辩、成绩评定 | 第二学期第17周(截至6/16) |
9 | 成绩录入、资料归档 | 第二学期第17周 |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