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食品安全向来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它关乎国民生命健康安全,是人们所必需的最基本生活保障,必须严肃对待。
从国际上影响广泛的英国“疯牛病”危机、比利时“二噁英”鸡污染事件、韩国“寄生虫泡菜”事故,到国内骇人听闻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地沟油”制售案、双汇“瘦肉精”丑闻、台湾“塑化剂”风波、“僵尸肉”走私案等,这一系列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事故深刻暴露了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存在的巨大漏洞,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刻不容缓。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以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官方网站作为数据来源,将网站公布的2021-2022年食品抽检信息整理为食品安全抽检数据集,运用统计分析、关联规则挖掘对食品安全数据进行应用研究,并对挖掘结果进行解读,从而了解江苏省食品安全的整体状况,有利于监管部门进行食品安全风险预警,更好地指导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食品安全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二部分为理论研究,介绍食品安全情报的概念,及关联规则的相关原理。第三部分为抽检数据的收集处理与统计分析,并对分析结果进行解读。第四部分为基于关联规则的食品安全情报分析,运用软件对抽检数据进行关联规则挖掘,并对挖掘结果进行评价解读。第五部分为结论与展望,总结研究成果,并进一步分析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及研究方向。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发生,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成为了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国内,沈进昌等人(2012)基于建立的进出口食品风险评价体系,运用粗糙集理论计算权重并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构建了风险综合评价模型。熊志昂等人(2014)通过识别食品供应链上的主要潜在风险,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风险评估模型,以辨识关键风险因素。刘巍等人(2018)基于可追溯性、透明度、检测力、时效性四个维度建立了食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事故树原理和ANP方法溯源猪肉食品质量安全路径。赵静娴(2011)基于决策树建立了农产品安全评估模型,实现对农产品安全的准确评估,有效解读规则集,改善和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王星云等人(2016)运用BP神经网络算法,通过数据挖掘实现对不合格食品的预判,对监管部门指导食品安全抽检工作具有实际意义。肖克晶等人(2017)提出过滤算法,并作为前置组件改进Apriori算法,构建了具有较高准确度和效率的食品风险预警模型。汪颍懿等人(2019)构建了基于核极限学习机(KELM)的食品安全风险预警模型,重点抽检预测不合格的食品,提高抽检针对性。陈锂等人(2020)基于大量肉制品抽检数据,运用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模型构建风险预警模型。李柯等人(2017)提出一种基于FTA-BN模型的风险分析方法,将故障树与贝叶斯网络相结合来分析食品风险因素,从而控制食品安全风险。游清顺等人(2019)通过实验对比各类数据分析方法,发现支持向量机算法对预测食品质量安全具有较高准确率,既能单一预测,也能批量预测。楼皓等人(2020)提出一种基于差分自动回归移动平均和支持向量机(ARIMA-SVM)的食品安全风险预测组合模型,获得优于单一模型的预测值和预测精度。
国外,Teyhouee Aydin等人(2017)开发了一种用于综合征监测的隐马尔可夫模型,并比较隐马尔可夫模型(HMM)与支持向量机方法(SVM)对食源性疾病爆发的检测精度,验证了HMM的良好准确性。LeBlanc Denyse I等人(2015)提出一种用于设计和聚合相关数据库的方法,能够预测与受污染食品有关的空间分布和公共卫生风险情况。Williams Michael S等人(2011)提出一种针对食品中微生物的风险评估框架,可用于定量评估食品安全政策的风险管控效果。Lin Xiaoyong等人(2021)基于改进的隐马尔可夫模型结合布谷鸟搜索算法(CS-HMM),实现了食品安全的动态风险评估。Bouzembrak Yamine等人(2019)通过构建贝叶斯网络模型来分析并预测食品安全风险中的化学危害。Geng Zhiqiang等人(2021)提出一种基于聚集层次聚类-径向基函数(AHC-RBF)神经网络和层次分析法-熵权法(AHP-EW)相结合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的改进预警方法。Zhang Yu(2020)基于支持向量机构建了食品安全风险智能预警模型,有效预警和干预食品产业链中的食品安全风险。Han Yongming等人(2019)针对食品检测数据的高复杂性和时间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关联分析(GRA)的隐马尔可夫模型,用于动态评估食品质量安全风险。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3月之前:学习国内外论文,收集数据并运用软件进行关联规则挖掘,完成论文大纲;
3.1-3.10:完成论文初稿;
3.10-3.20:探究更进一步的分析方法;
5. 参考文献
[1]沈进昌,杜树新,罗祎,罗季阳,杨倩,陈志锋.进出口食品风险综合评价模型[J].科技通报,2012,28(05):180-186 191.
[2]熊志昂,赵渤,常飞.基于AHP的食品供应链风险评估研究[J].食品工业,2014,35(09):199-202.
[3]刘巍,叶厚元.基于4T的食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8,25(06):106-113.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