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公众号的知识生产与传播特征研究—以新闻传播学为中心的考察开题报告

 2023-02-07 01:13:1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研究背景

近几年,随着大学本科毕业生对自己本身未来发展的期望值增高,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以及研究生招生人数不断扩大,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本科生选择参加研究生招生考试,因此,中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呈现了加速上升的势态。据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数据统计,2020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高达341万,比2019年报考人数增长了50余万,增加幅度超过17%,再创历史新高。在2015至2020这六年来,考研报名人数只增不减,2020年比2015年增加了176万人。此外,江苏省、四川省、广东省等多个省市考研人数翻番。在此大背景下,新闻与传播学考研热度只增不减,报考人数也是屡创新高。为了为考研备考生提供更便捷和全面的服务,不少自媒体人借助微信公号平台,发布有关考研咨询,专业课知识,公众号知识等内容。与传统的媒介相比,微信公众号传播的内容可视化,知识板块化,受众可选择传播主体多,反馈性和互动性强等特点使得微信公众号成了传播考研知识的主要阵地之一。这其中就不乏有新闻与传播类考研公众号。这些公众号使得新闻传播知识的传播展现出新的面貌,在新闻与传播类考研生的备考过程中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1.2研究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2.1研究内容

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从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本文创新点等方面对于全文进行简要的总体介绍。

第二部分介绍新传考研类公众号的基本情况,主要从公众号分类、主要特色、订阅量,阅读量等方面分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3.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针对知识生产的研究很明显是要早于国内的,这和西方的技术革命息息相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国外兴起的对当时新技术的研究,尽管当时的研究并没有形成系统化的理论,但也为之后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后,利兹#8226;马克鲁普在《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配》一书中对知识论展开了详细的探讨,并且认为知识生产是人类产生新思想,新观念的过程。

国外关于知识生产的研究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开始于十七世纪前后,当时的研究者们大多把“知识生产”等同于“科学研究”,一些著名科学家研究科学所经历的“实验、理念、普遍解释”的过程便成了知识生产的过程。第二阶段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吉本斯在《知识生产的新模式——当代社会科学与研究的动力学》一书中指出知识生产在其他具体领域的表现,并认为正是多领域间知识生产的频繁双向互动才构成了整个社会完整的知识生产。此外,这种双向互动的知识生产还使得学科与学科之间结合得更加紧密,其相互渗透的趋势也愈加明显。这些观点在互联网时代下的知识生产中有很好的体现。在知识生产的第三阶段,研究者们主要在互联网普及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探讨知识生产,认为知识生产与技术创新紧密相连。美国著名学者温伯格在《知识的边界》一书中认为,互联网背景下的知识生产具有超链接,主体多元化等特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11.18—11.20——提出选题,咨询老师修改选题,确定选题

2022.11.21—12.11——开始撰写、修改、确定开题报告

2022.12.12—1.25——完成初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马歇尔麦克卢汉. 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9.

[2]G#8226;西蒙斯.网络时代的知识和学习——走向连通[M].詹青龙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倪延年.知识传播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