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作品的传播方式和利用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著作权法领域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其中,作品的转换性使用作为著作权法上的一个重要议题,在司法实践中引发了越来越多的争议。
如何界定转换性使用,如何在保护著作权人合法权益的同时,合理平衡公众的表达自由和社会文化进步,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著作权转换性使用作为著作权法领域的一项重要制度,近年来在国内外学术界和司法实践中均受到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1.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学者对著作权转换性使用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转换性使用概念和内涵的探讨。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选题的研究内容将围绕著作权转换性使用司法判定的规则展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阐释著作权转换性使用的概念和内涵,厘清其与合理使用、法定许可等制度的区别和联系,明确转换性使用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2.分析著作权转换性使用司法判定的基本原则,包括宪法原则、著作权法基本原则和其他相关法律原则,探讨这些原则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适用。
3.研究著作权转换性使用司法判定的考量因素,重点分析使用目的与性质、被使用作品的性质、使用数量和质量、使用对作品市场潜在影响等因素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按照以下步骤展开:1.文献研究阶段: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等文献资料,系统梳理著作权转换性使用的概念、理论渊源、立法演变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2.案例分析阶段:收集整理近年来我国法院关于著作权转换性使用纠纷的典型案例,运用案例分析方法,对不同类型案件的裁判思路、适用规则、争议焦点等进行深入剖析,总结我国著作权转换性使用司法判定的现状、特点和问题。
3.比较研究阶段:借鉴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在著作权转换性使用方面的立法经验和司法实践,对比分析其与我国相关制度的异同,为我国著作权转换性使用制度的完善提供参考。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力求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创新性:1.视角新颖:将著作权转换性使用司法判定规则作为研究对象,从司法实践的角度探讨相关问题,区别于以往侧重理论研究的视角。
2.内容深入:结合最新司法实践,对著作权转换性使用的判定标准、考量因素、适用难点等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完善建议。
3.案例典型:选取网络视频剪辑、人工智能创作、数据挖掘等新兴领域案件进行研究,分析新技术发展对著作权转换性使用司法判定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张广良. 论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完善[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21, 39(05): 93-103.
[2] 周 Clayton. 美国著作权法上的转换性使用原则[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23, 41(01): 126-140.
[3] 刘 文. 论著作权转换性使用的判断标准[J]. 知识产权, 2020(06): 51-60.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