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农地流转模式比较研究——以江苏省为例开题报告

 2023-02-13 01:50:37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一、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一)研究意义 农地流转是当前农村土地管理的重点之一。

根据张云华《我国农地流转的情况与对策》一文的介绍,从总规模上看,我国农地流转的总体规模呈扩大趋势,截止2011年上半年,全国农地流转面积2.07亿亩,占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16.2%,与2008年底的规模相比增加了约1倍。

同时,农地流转在不同地域呈现差别化的特点,总体上经济较发达地区农地流转比重较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二、研究目标、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一)研究目标 本文试图运用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从经济、社会和生态三个方面对政府主导型和非政府主导型的农地流转综合效益进行分析与比较,结合具体实例深入分析政府在农地流转中的作用和地位,为合理设计兼顾效率和公平的农地流转模式提供参考。

(二)研究内容 1、研究对象 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农村土地所有权及其四项权能(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在国家、集体、个人和经济组织之间的流转。

从世界各国的实践来看,农村土地流转一般变现为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流转,土地流转是双向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三、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可行性分析(一)研究方法 1、文献法 文献研究法是指通过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

文献研究法既是一种独立的研究方法,也是任何一项研究过程所不可或缺的重要步骤和环节,是研究的基础并贯穿研究的始终。

前期为了发现研究土地流转领域可研究的选题,虽然已经形成一篇文献综述,但是,在确定选题后还需要针对已选题系统的梳理土地流转中政府主导型的土地流转模式的经验性评价、土地流转领域的理论框架、土地流转的流转效益评价等,直接为以后的论文所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四、特色或创新之处(一)选择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对农地流转的现有研究中,针对动机、特征、影响因素以及农户权益保障等方面的研究较为丰富。

而本研究从农地流转模式效益评价的角度出发,以达到提出设计因地制宜的农地流转模式政策建议的目的。

(二)将农地流转模式分为政府主导型和非政府主导型两类为研究主线 在前期的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农地流转模式有较为详细的归纳总结,为了研究政府在农地流转中的作用,将农地流转模式分为两类,有助于在实证的基础上分析政府主导的农地流转模式的优劣,进一步的更有助于针对政府因地制宜的角色定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五、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表5 研究计划以及预期进展 2013年11月12月:重点利用图书馆资源和网上资源,对研究相关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充实对于农地流转模式绩效的认识。

2013年12月1月:整理资料,设计调查方案和问卷,进行小范围的预调查,找到不足之处和未涉及的内容,以完善问卷。

经过较为全面的思考,形成最终的问卷。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