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居民住房可支付能力的公租房租金差别化定价研究—以南京市为例开题报告

 2023-02-13 01:50:3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本课题的背景

我国自住房市场化改革以来,房价快速增长,导致房价远远超出了居民的可支付能力,越来越多的人买不起房。国家出台了相应的对策,最主要的方式即是建立全面的住房保障体系。由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出现了买不起商品房又游离在现有住房保障体系之外的夹心层群体,为解决夹心层群体的住房问题,公共租赁房应运而生。

但是由于我国公租房起步较晚,处于摸索前进的阶段,在政策实施过程中仍然会遇到很多困难,依旧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目前已经暴露出的在公租房申请过程中出现的申请人数少、入住率不高等问题,其中很重要的因素是因为其租金较高,与市场的商品房租金不相上下。所以关于公租房的租金定价问题,已成为了目前研究中比较关键的研究之一。它不仅关系到公租房的投资成本能否及时有效回收,也关系到承租人是否有能力承租的问题。因此制定合理的租金标准则成了对于我国公租房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的问题。此外,夹心层群体包括不同类型的人群,新就业群体、外来务工人员与城市中低收入家庭在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其他生活水平等方面的需求又是不一样的,所以有必要针对夹心层群体进行分别研究,依据其住房可支付能力而制定差别化的租金标准。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1研究目标

研究公租房租金定价的理论,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中使用的定价方法,从公租房承租人的住房可支付能力出发,制订一套针对新就业群体、外来务工人员和城市中低收入家庭制定差别化租金标准,并以南京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完善现有公租房租金定价的研究内容,为公租房租金定价目前存在的一刀切等问题作出实际的解决方法,从而为政府修订或改革相应政策管理提出建议。

2研究内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采取的研究方法

1文献综述法

笔者通过对大量国内外学者关于公租房租金各个视角的研究进行梳理,发现学者们对于公租房租金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对于公租房租金的影响因素,以及从政府、市场的角度结合经典的定价方法确定租金水平的定价方法的研究,而对于公租房保障对象即承租者的收入水平、消费能力、可支付能力等等的针对性研究较少,所以确定本课题的研究方向为基于承租者住房可支付能力的租金定价标准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1研究视角新颖

本课题围绕公租房租金定价的热点问题,从公租房保障对象的角度出发,将夹心层细分的三类群体即新就业人群、外来务工人员、城市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分开讨论,差别化其相对合适的租金标准。

2本课题以承租人的住房可支付能力为核心出发点,紧紧围绕这一主线对夹心层群体的租金水平做出预测,是公租房是否能够真正体现其保障性住房性质的一个考察与衡量,也对其他保障房项目的相关差别化管理起到一定程度的借鉴作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2013.09-2013.10确定选题,阅读文献、收集资料;完成文献综述

2013.10-2013.11设计调查问卷,前期工作

2013.12-2014.01实地调查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