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 1.1.1 国外研究动态 绿色饭店的概念诞生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欧美发达国家,首先由德国的一家绿色标志组织提出概念及发起。90年代中启期,北欧白天鹅、加拿大枫叶、德国蓝色天使等环境标志体系组织以及美国、英国等国家的饭店管理组织和绿色环保机构开始颁布或制定所在国或区域性的绿色饭店标准。基于外文文献对绿色饭店在饭店管理、饭店营销两大主题方面研究最为广泛,以下将提出绿色管理和绿色营销的定义。 “绿色管理”一词最早出现在德国学者瓦德玛尔霍普分贝克的《绿色管理革命》一书中。用“绿色”修饰“管理”意味着在经营管理行为中处处体现企业对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对绿色营销的解释没有固定的模式,所以定义也有很多种。国外对绿色营销所下的比较经典的定义是英国威尔斯大学肯毕泰教授在其著作中所指出的:绿色营销是一种能辨识,预期及符合消费者与社会需求,并且可带来利润及永续经营的管理过程。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佛郎加利指出:旅游饭店的“绿色营销”将是旅游业给世界的一个承诺,是一个让旅游行业相关的所有人都参与环保的绿色实践。 1.1.2 国内研究动态 很多专家对绿色饭店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对绿色饭店定义的分析,对国内绿色饭店的发展历程以及所存在的问题并且所提出的发展对策方面的研究等。 关于绿色饭店的定义方面的研究:王建平在《现代饭店的绿色管理》中阐述:绿色饭店是指其提供的产品与服务能充分利用资源、符合生态环保要求,又有益于宾客身心健康的饭店。在张成的《浅谈绿色酒店》中定义:绿色酒店是指那些为顾客提供舒适、安全、有利于健康的产品,并且在整个经营过程中以一种对社会、对环境负责的态度,坚持合理地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酒店。绿色饭店有三大标准一一安全、健康、环保。绿色酒店在国际上被称为green hotel, 也可称为“eco-efficient hotel”, 意思是生态效益型酒店。因此,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角度出发,酒店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为顾客提供安全、健康、环保要求的客房和餐饮的基础上,在生产过程中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在浙江省地方标准中,对绿色饭店的定义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坚持清洁生产,倡导绿色消费,保护生态环境和合理使用资源的饭店。而在国家绿色饭店标准中,将绿色饭店定义为:在规划、建设和经营过程中,坚持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安全健康为理念,以科学的设计和有效的管理、技术措施为手段,以资源效率最大化、环境影响最小化为目标,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服务的饭店。 关于国内绿色饭店的发展历程以及所存在的问题方面的研究,卢睿在lt;中国创建绿色饭店的进程及问题思考gt;对我国绿色饭店的发展进程与成就做了研究。王晓洋在《浅析我国“绿色饭店”的发展现状及对策》中提出我国绿色饭店的发展现状:一是中国绿色饭店的发展缓慢,二是饭店的环境资源保护意识有待加强,三是饭店的做法单纯造成执行的困难,四是组织机构不落实。 关于我国绿色饭店发展对策方面的研究,王建平在《绿色饭店管理》-文中提出:实施饭店绿色管理,要抓住一个中心, 即绿色价值观的理念核心,运用两个基本手段,即内部的制度建设及服务、外部的营销管理,全方位、深层次地实施绿色管理。陆朋,滕兰稳,张云晶在lt;我国绿色饭店的发展及对策gt;中提出了我国创建绿色饭店的思路: -是转变思想观念,创建绿色企业文化。二是培养绿色员工,吸引绿色消费者。三是推出绿色产品。提供绿色服务,推出绿色客房,推出绿色食品,提供绿色服务。黄秀微在lt;创建“绿色饭店”存在的不足及解决方法探析》提到:客人不配合饭店“创绿”,有时也与饭店提供的方式不符合客人习惯有直接的关系。因此要创新方式,增强服务主动性,给予客人一定的实惠。方超在《对我国酒店实行绿色营销的探讨和建议》中提出应充分利用绿色资源,打造绿色饭店。针对目前低碳饭店建设的热潮,李少卿在《零碳酒店》中提出低碳酒店要在细节上做大文章。从建筑到服务,都要为碳排放埋单。 1.2.1 选题的依据 当前,中国饭店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时代,中国饭店应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摆在饭店管理者面前的重要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将是如何创建绿色饭店,如何实施饭店的绿色管理,这也是我国饭店发展的必经之路。本人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对绿色饭店的发展比较感兴趣,而当今饭店业对绿色饭店的研究相当火热,而且又伴随低碳饭店的创建,一些学者也提出了自己对于绿色饭店的看法,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为我的论文的撰写,以及课题的选择指引了方向。 1.3.1 选题的意义 创建绿色饭店,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是21世纪饭店发展的主流。综观我国酒店业,作为第三产业和服务行业,饭店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构建绿色饭店的问题,已显得非常紧迫和具有现实意义。研究我国绿色饭店的现状分析和对策探讨,有利于帮助饭店降低能耗,减少运营成本,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核心竞争力,满足顾客需求,提升市场竞争力,同时进一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我国饭店的可持续发展,推动我国饭店业的健康发展。 |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1)研究内容 第1章绪论 第2章相关研究概述 2.1 关于绿色酒店的国内外研究 2.1.1 国外绿色酒店研究 2.1.2 国内绿色酒店研究 2.2 选题意义研究 2.3 绿色酒店的概念及产生 2.3.1 绿色酒店的概念 2.3.2 绿色酒店的产生 第3章 绿色酒店建设的意义 3.1 绿色酒店的社会责任 3.2 绿色消费的积极响应 3.2.1 绿色酒店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3.2.2 绿色酒店的发展对经济文化的影响 3.3 经营成本的降低 第4章中国绿色酒店现状 4.1中国绿色酒店的发展缓慢 4.2 酒店的环境资源保护意识有待加强 4.3 酒店的做法极端造成执行的困难 4.4 组织机构不落实 第5章我国绿色酒店的发展趋势 第6章绿色酒店建设的相关影响因素 6.1 绿色概念 6.2 绿色产品的设计 6.2.1 无害化设计 6.2.2 有效利用资源的设计 6.2.3 避免光污染的设计 6.3 绿色营销 6.3.1 树立绿色理念 6.3.2 塑造绿色酒店文化 6.3.3 营销组合策略的实施 6.4 绿色管理 第7章以南通绿洲国际假日酒店进行案例分析 7.1 南通绿洲国际假日酒店发展中的问题 7.2 加强对于环境保护的认知 7.3南通的组织机构落实绿色政策 7.4建立完整的绿色管理理念 第8章绿色酒店建设及管理有效措施分析 8.1 绿色酒店建设的对策 8.1.1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规范、监督与引导 8.1.2 以行业标准、国际标准,对酒店进行绿色设计 8.1.3 推动酒店绿色管理与绿色营销,完善酒店内部技术支撑体系 8.1.4 提高顾客和公众的绿色意识,倡导绿色消费观念 8.2 绿色酒店管理的建设及管理的措施 8.2.1 树立绿色理念 8.2.2 培育绿色市场 8.2.3 实施绿色营销 8.2.4 采用绿色技术 总结 (2)预期目标: 本文以绿色饭店的核心竞争力策略研究为目标,在核心竞争力的理论框架内,结合国内外绿色饭店的实际情况,加以研究和分析,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从而为指导我国绿色饭店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提供可操作的策略。 |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一)文献法。本文通过收集南通绿洲国际假日酒店竞争战略的相关文献资料,利用文献在对酒店竞争战略理论观点的研究时进行分析研究和评论。
(二)统计分析法。本文在对南通绿洲国际假日酒店进行内外部环境分析和SWOT分析时,采用相关的数据统计进行分析,这些数据主要来自南通绿洲国际假日酒店和国家统计相关部门的权威统计,数据来源真实可靠。
(三)问卷调查法。为了合理地对南通绿洲国际假日酒店的竞争力进行评价,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相关数据,运用因子分析进行深入探讨。
4. 参考文献
1戴新环.创建绿色酒店的构想.社会科学家,2001,(6) 2黄前进、那士荣,酒店形象新热点:绿色酒店,商业研究,2000,(2) 3从林,田玉利.绿色酒店营销策略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2):91-92. 4王新胜.低碳酒店发展新模式[J].酒店现代化,2010,(9):28-39. 5杨梅牟、红论,创建绿色酒店的5G原则,重庆工学院学报,2001,(6) 6刘砺,我国旅游酒店业“绿色酒店”建设研究,旅游经济,2005 7从林、田玉利,绿色酒店营销策略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10,(2) 8黄前进、那士荣,酒店形象新热点:绿色酒店,商业研究,2000,(2) 9谢小耀.论绿色酒店的建设方略[D].华南理工大学,2011 10蒋彦“两型社会”下酒店建设发展的新空间——兼论长沙生态酒店建设[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55(1):75一76. 11董丹丹.构建绿色酒店的策略[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55-59. 12王素珍,张利民.提高酒店绿色竟争力[J].商业时代,2004,6(8):156~157. 13谢芳.论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绿色酒店的管理[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21(4): 44~47. 14王秀荣.创建绿色酒店实行绿色营销[J].天津市职工现代企业管理学院学报,2003, 15(4): 24~25. 15肖红艳.我国经济型酒店向绿色酒店转变的路径研究——基于绿色营销视角[J].科学与管理,2011,(04) 16田亚平,常昊,黄翅勤,李青.我国绿色酒店消费市场的潜力分析与发展对策[J].消费经济,2011,(02) 17徐仰前,王娜,高树军.绿色酒店创建与价值提升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16) 18王晓洋.试论我国绿色酒店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5) |
5. 工作计划
| 设计(论文)各阶段名称 | 起止日期 |
1 | 命题 | 2022-2022第一学期第14-15周 |
2 | 任务书提交 | 2022-2022第二学期第1周 |
3 | 前期研究 | 第二学期第3-6周 |
4 | 提交开题报告 | 第二学期第7周(截至4/16) |
5 |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与写作 | 第二学期第8-15周 |
6 | 前期自查 | 第二学期第8周 |
7 | 中期自查 | 第二学期第9周(截至4/30) |
8 | 论文评阅、答辩安排 | 第二学期第14周 |
9 | 答辩、成绩评定 | 第二学期第15周(截至6/11) |
10 | 成绩录入、资料归档 | 第二学期第16周 |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