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 研究背景 阿里巴巴进入酒店行业的时机,正是酒店行业处在转型的迷茫、艰难期。过去三年,“未来酒店”的成功,为酒店业转型打开了新的视野,寻找到了新的成长空间。“未来酒店”赋予酒店行业智能化,通过技术创新,改善用户体验,建立新的消费场景;通过数据的开放,打通用户与酒店,支撑酒店新业务的探索。酒店行业摆脱OTA制约的同时,获得“未来酒店”赋能后脱胎换骨,一种全新酒店服务模式逐渐走到消费者面前。“未来酒店”一路走来,扮演着一个特殊的角色,为阿里巴巴的“新零售”引航。“新零售”的关键在于打通线上线下,“未来酒店”处处都在践行这个理念,将阿里巴巴的大数据与酒店历史数据匹配,重构“人、货、场”等要素,让体验式消费成为酒店新的流量入口。从消费群体、消费理念到消费模式都呈现出全新的姿态,在“新零售”指导下的“未来酒店”,引导酒店行业走向新型业态。 (2)研究目的 本文以菲住不渴为例,介绍了未来酒店的智能化发展,研究了对未来酒店发展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具体文献分析出了未来酒店应该具有的核心竞争力,也同时介绍了AR技术并且谈到了AR智能技术和智能化酒店的结合,这是未来酒店科技化的体现,探索了未来酒店的发展趋势和市场。 (3)研究意义 目前市场上,智能酒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迅速在业内炙手可热。智能酒店在中国有未来吗,有春天吗?智能酒店的发展前景,由酒店老板和住客的钱包同时决定。既要让酒店老板满意,又要让住客满意买单。如果只能让一方满意,智能酒店的发展自然举步维艰。 。 |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 (1)研究内容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意义 1.3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研究思路 1.3.2研究方法 第2章人工智能型酒店概述和发展 2.1人工智能型酒店的认识 2.2人工智能在酒店业的应用 2.3传统酒店的转型 2.4国内外智慧酒店的发展 第3章菲住布渴酒店的用户体验设计 3.1菲住布渴酒店的设计背景和目的 3.2菲住布渴的用户体验流程 3.3菲住布渴用户体验的优势与劣势 第4章人工智能型酒店共性问题及分析 4.1存在的问题 4.2原因分析 第5章人工智能型酒店创新发展的策略 5.1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 5.2完善智能型酒店的硬性设施 5.3提高智能型酒店的服务管理 5.4个性化发展 5.4.1AR技术的概念 5.4.2AR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5.4.3AR技术与未来酒店的结合应用 5.5安全与隐私并重 结论
(2)预期目标: 酒店行业高昂的人力成本促使着产业转型,新型智慧酒店的发展 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痛点。本文通过对阿里巴巴“菲住布渴”无人酒 店用户体验流程的分析得到启示,以用户为中心,基于大数据和智能 科技发展设计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在新消费时代,90、00后等新兴消费群体的崛起需求个性化、多元化的服务,无人酒店或许成为更多用户的选择。借助机器学习、深 度学习等智能技术能够不断分析、理解用户行为,洞察并满足用户的 真实需求,不断优化用户情感以及居住体验,为用户提供智慧、安全、可靠的个性化服务。
|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一)文献法。本文通过收集苏州香格里拉酒店竞争战略的相关文献资料,利用文献在对酒店竞争战略理论观点的研究时进行分析研究和评论。
(二)统计分析法。本文在对苏州香格里拉酒店进行内外部环境分析和SWOT分析时,采用相关的数据统计进行分析,这些数据主要来自苏州香格里拉酒店和国家统计相关部门的权威统计,数据来源真实可靠。
(三)问卷调查法。为了合理地对苏州香格里拉酒店的竞争力进行评价,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相关数据,运用因子分析进行深入探讨。
4. 参考文献
| [1]曲云飞.阿里未来酒店:人工智能型酒店创新发展方略[J].营销界,2021. [2]赵婧娴.智慧酒店中的用户体验设计——以菲住布渴为例[J].设计,2020. [3]张超芳;全继刚.5g时代的到来对未来酒店业的影响[J].北方经贸,2020. [4]郭泉恩,罗丹利,周佳蜜.基于信息技术的未来酒店发展方向研究[J].广西经济学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 [5]张婧湫.未来酒店行业高科技发展与智能文娱AI和AR跨界创新实时互动的结合[J].科技经济导刊,2019. [6]梁春丽.未来酒店来了,阿里巴巴开设首家无人酒店[J].金融科技时代,2018. [7]毛安.未来的酒店客房——高科技唱主角[J].纳税,2018. [8]孙文捷.阿里未来酒店真能代表未来吗? [J]. 中国旅游报,2018 [9]JungwooLee,Hyu nae Lee,Namho Chuang.The impact of customers prior online experience onfuture hotel usage behavior. International Journ al of Hospitali Mangement. [J].2020
|
5. 工作计划
|
| 设计(论文)各阶段名称 | 起止日期 |
| 1 | 命题 | 2022-2022第一学期第14-15周 |
| 2 | 任务书提交 | 2022-2022第二学期第1周 |
| 3 | 前期研究 | 第二学期第3-6周 |
| 4 | 提交开题报告 | 第二学期第7周(截至4/16) |
| 5 |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与写作 | 第二学期第8-15周 |
| 6 | 前期自查 | 第二学期第8周 |
| 7 | 中期自查 | 第二学期第9周(截至4/30) |
| 8 | 论文评阅、答辩安排 | 第二学期第14周 |
| 9 | 答辩、成绩评定 | 第二学期第15周(截至6/11) |
| 10 | 成绩录入、资料归档 | 第二学期第16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