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1961 年,中国艺术歌曲发展期,也是作品《爱人送我向日葵》诞生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音乐产业在中国逐渐受到重视,因此在此期间的音乐作品都刻有深刻的时代感,而这首歌曲恰恰是这时代音乐印记中最为纯洁、自然、真实的一个作品。学界对这首歌曲有许多不同的理解,本文更倾向于从当时新知识分子的情感角度去描述其创作背景,这个情感反映的即是受过教育的年轻人的热切愿望和对爱情以及美好未来的向往,注重的是内心情感,与政治无关。
由于建国以来经济水平上升,社会相对以前局势更为稳定,音乐产业也逐渐受到的重视,许多音乐研究、教育机构深入到全国各地进行音乐搜集整理及创作的工作,一大批艺术歌曲相继涌现。这一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是对其本身更深入的民族化,群众化的认可,《爱人送我向日葵》就在这两股浪潮下创作而成,给大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为中国艺术歌曲后来的发展作了很好的铺垫。之后,由于政治方面的原因,整个社会的资源都在投入生产、改革,艺术歌曲的发展陷入低谷,直到快 80 年代才再度回归大众视野,而《爱人送我向日葵》作为为数不多的抒情歌曲,自然受到了大量关注,传唱度相对更高。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本文首先对《爱人送我向日葵》这一作品进行概述,主要介绍了作曲家丁善德以及作品的创作背景,然后从作品的创作特征入手,把握声乐技巧与语言技巧并最终结合实践,讨论了演绎这部作品时应该运用的声乐技巧和情感表达。
预期目标: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文献法:通过知网、百度学术、百度文库等途径,查找相关的作品资料,通过查找、分析、总结获取与论文相关的信息。
分析法:通过分析资料中的关键信息,获取论文主题所需要的内容,并根据查找的资料内容,草拟论文大纲,为论文整体框架打下基础。
4. 参考文献
[1]柴本善.丁善德:乐坛巨擘,音苑大师[J]. 音乐爱好者,2020,(12):60.
[2]高航.丁善德艺术歌曲的艺术特征[J]. 大观(论坛),2020,(08):44-45.
[3]王紫璇.浅析艺术歌曲《爱人送我向日葵》[J]. 鸭绿江,2020,(21):113-114.
5. 工作计划
2022-2022学年第一学期
第10-13周:开始选题
第14-15周:指导老师下达论文开展相关工作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