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现有的研究中都曾提及社交媒体中的女性形象,也指出社交媒体现象对于研究社会文化的重要性,但针对社交媒体探索女性形象演变的研究较少。
同时“她经济”的势头迅猛影响巨大,但这一视角的研究多集中于女性形象在传统媒介中的变化,如广告、电视剧、综艺、短视频,对社交媒体中女性形象的影响仍然空缺。
因此,笔者认为,“她经济”会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持续发展,而社交媒体作为大众最直接的接触媒介,其所具有的交互性和开放性或许能够揭示大众心中对于女性形象的看法,“她经济”时代社交媒体中女性形象的呈现这一论题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是在“她经济”时代,女性经济的崛起对微博这一社交媒体中所呈现的女性形象有何种影响。本研究将聚焦于统计女性形象相关的特征关键词,以“她经济”发展节点为界限,根据关键词构建不同时期特有的女性形象,并将这些女性形象进行对比研究,展现女性形象的变化趋势,探索形象异同,最终选择经典案例深入分析特有女性形象呈现的原因,及产生变化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主要运用内容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两种研究方法,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保证词条统计和分析过程的系统性、客观性。论文最终呈现将大致分为三个板块,即:微博媒介中不同时期的女性形象,不同时期女性形象的异同对比,案例分析相同特征及变化趋势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将对试图以女性形象为着力点的品牌在微博进行营销时有实际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她经济的起源与影响
“她经济”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教育部在 2007 年发布的年度新词之一。词语大意是指随着女性经济和社会地位的提高,为了赢得拥有强大消费能力和理财需求的女性群体的眼睛而演变出来的特别有趣的经济现象。
国内经济学家史清琪女士谈论了“女性经济”,指随着女性地位的提高,部分经济活动开始针对女性消费需求形成独特的女性性别特征。史清琪认为受到当前女性消费意识崛起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品牌方开始关注女性,尝试从女性消费者的视角出发来评估用户,进行用户研究,从而研制并开发符合女性消费群体的喜好的新产品。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本研究计划分为前期统计和后期分析两个阶段:
在前期词条统计中运用内容分析法,建立研究目标、确定研究总体和选择分析单位、设计分析维度体系、抽样和量化分析材料,将非定量的文献材料转化为定量的数据,并依据这些数据对文献内容做出定量分析和做出关于事实的判断和推论。通过词条统计,分析微博热搜中关于女性形象的传播内容所含信息量及其在“她经济”时代的变化,这一方法将定性分析建立在定量数据的基础上,能够使分析结果更客观而不被笔者的个人立场及偏见影响,最大程度避免先入为主的主观臆想。
在后期详细分析中运用案例分析法,选择社交媒体中女性形象变化前后的两个经典案例进行对比,更细致地分析“她经济”时代对女性形象的影响过程,形象的异同及形象建构特点的侧重。运用案例建立形象更生动具体,对转变结果的呈现更为直观。
5. 参考文献
[1]黄巧维. “她”综艺中女性形象建构的困境与突围——以《乘风破浪的姐姐》为例[J]. NEW MEDIA RESEARCH,2020,(19):94-96.
[2]李潇芸. 不同媒介中女性形象的传播探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22):99-100.
[3]卢敏 . 大众传播中的女性形象研究综述及对女性主义中国化的思考[J].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9(1):81-89.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