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港口规模的不断扩大,船舶大型化趋势日益明显,对港口拖轮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高效的拖轮调度方案能够有效提高港口服务水平、降低船舶在港时间和运营成本。
传统的拖轮调度研究大多假设所有拖轮都停泊在同一个基地,但在实际运营中,港口通常设置多个拖轮停泊基地,以覆盖更大的服务区域并提高响应速度。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拖轮调度问题作为港口运营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在拖轮调度问题上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单停泊基地拖轮调度: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单停泊基地场景下的拖轮调度问题,采用数学规划、启发式算法等方法构建模型和求解。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主要内容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问题描述与分析:对多停泊基地约束下的港口拖轮调度问题进行详细描述,分析问题的特点、难点和关键影响因素,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2.数学模型构建:针对多停泊基地拖轮调度的特点,构建以最小化总调度成本为目标的数学模型,模型需考虑拖轮的初始位置、不同基地之间的调度成本、拖轮资源的均衡分配等因素。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文献综述:深入调研国内外关于拖轮调度问题的相关文献,了解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研究方法和存在的不足,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2.问题分析与建模:对多停泊基地约束下的港口拖轮调度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明确问题的关键特征、影响因素和决策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数学模型以描述该问题。
3.算法设计与实现:针对所构建的数学模型,设计高效的优化算法进行求解,例如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模拟退火算法等。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视角的创新:将多停泊基地约束引入港口拖轮调度问题,突破了传统单停泊基地假设的局限性,更符合港口实际运营情况,为拖轮调度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2.模型构建的创新:在构建数学模型时,将综合考虑拖轮的初始位置、不同基地之间的调度成本、拖轮资源的均衡分配等因素,使得模型更贴近实际问题,提高了模型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3.算法设计的创新:针对多停泊基地拖轮调度问题的复杂性,设计高效的优化算法进行求解。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郭强,王春雷,颜志丰,等.考虑拖轮协同作业的实时拖轮调度优化[J].中国航海,2023,46(01):82-89 96.
[2] 孙浩,张睿,申晨,等.考虑多航道因素的港口拖轮调度问题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21,41(12):3194-3205.
[3] 孙华,李宁,张宇.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港口拖轮调度优化[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21,13(04):140-146 155.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