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Feminist Reading of Emma开题报告

 2022-12-19 09:03:50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爱玛》是简奥斯丁的代表作,自1815年出版以来,国内外众多学者都对其进行了评鉴以及从各角度剖析。如黄梅的《爱玛中的长者》;徐锐的《不做“房间里的天使”--浅析lt;爱玛gt;中蕴含的女性主义意识》;赵莉,张文博的《父权传统下反静态的新女性--试析爱玛形象的女性意识》等都从不同视角给予了我们分析评论简奥斯丁的《爱玛》。这其中也不乏学者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解读爱玛中的主要人物。通过查找相关参考文献,本文对前人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总结了这一领域重要研究成果。

不少国内学者从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角度,对《爱玛》形象中的女性意识进行了解读。如在赵莉,张文博的《父权传统下反静态的新女性--试析爱玛形象的女性意识》(赵莉,张文博,2009)一文中,爱玛不愿意像传统的女性那样沦落为男权社会之中婚姻的奴隶,在追求理想爱情的同时,绝不以牺牲自我的意识为代价,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她能够清醒完整地保持独立的个性,这一点几乎是所有传统迷失自我的女性所无法企及的,也正是因为这一点,爱玛成了具有独立个性和自我意识的新型女性形象的典范。作者认为小说所展现的崭新女性形象虽然是朦胧的,但却给读者一种新颖、平等的体验,是对传统父权制文化的挑战。与此相似的研究还有黄梅在《lt;爱玛gt;中的长者》(黄梅,2008)一文中认为,书中长者的处境、性格及和爱玛的关系各有特点,从不同的角度代表了社会当中的群体。爱玛摆脱男性世界的封闭和束缚,不断探索与追求自我价值,完全不同于父权制文化中心世界标榜的反传统静态的女性。同样批判男权主义的还有徐锐的《不做“房间里的天使”--浅析lt;爱玛gt;中蕴含的女性主义意识》(徐锐,2010),作者试图从女性主义角度浅析爱玛形象,进一步全面和立体地解读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向男权社会发出抗议,反对女性做“房间里的天使”的女性主义。在此基础上,作者也表达了对新时代女性的心声和呐喊:女性需要平等自由的爱情和生活,不能够再依赖父亲与丈夫,要努力从思想和经济上独立起来。谈及女性主义的还有关锋的《奥斯丁小说lt;爱玛gt;中的女性主义》(关锋,2015),作者讲述了《爱玛》创作的女性主义背景,以及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起源与发展,并通过对小说《爱玛》进行分析,提出小说中女主人公女性主义意识的体现。

前人的研究主要着重于反对男权主义以及女性主义意识,但《爱玛》中具有代表性的女性主义成长主题,目前还尚未被涉及。因此,本文旨在分析女主人公爱玛在女性主义意识下的成长历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1.导论

(1)简介作者的生平和作品

2.简奥斯丁的女性主义观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本文主要从女性主义意识和女性主义对女主角爱玛成长过程中的影响,通过文本细读,人物分析等方法来体现女性意识的重要性,结合社会现状体现其深刻意义。

(1)设计选题。

(2)收集文献,对文本进行研读。对整个文本,人物形象,主题有一定的掌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Copeland, Edward.(Ed.)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Jane Austen. Shang 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2]HUANG-mei(黄梅). 《爱玛》中的长者[J].外国文学评论,2008(4).

[3]LI-changrong(李荣)ZHANG-zongsheng(张宗胜). 小说与现实——简奥斯丁作品女性问题研究. [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

[4]XU-rui(徐锐)不做“房间里的天使”——浅析《爱玛》中蕴含的女性主义意识[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9).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工作计划

1.第八学期 1- 6周:学生撰写开题报告(截止日期2017年3月23日)。

2.7周:学生拟写论文提纲;指导教师审定。

3.8-14周:学生撰写、修改论文[10周:交一稿;13周:交二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