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背景:
《肖邦波兰舞曲》降A大调,OP.53,作於1842年,钢琴曲,是肖邦所作16首波兰舞曲之一(亦是最为宏伟的一首)。肖邦的创作灵感源于自己和祖国悲剧性的经历,《降A大调波兰舞曲是与波兰民族解放斗争相联系的英雄性作品。据说此曲奔马节奏写成的对比性中段,描写了1683年英勇抗击入侵者的波兰国王约翰.勃比埃斯基的骑兵队。该骑兵队曾击败横行欧洲的土耳其人,保卫了祖国,也拯救了欧洲。故又称《骠骑兵波兰舞曲》。
目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肖邦作品的明显特征是英雄气质、民族情怀贯穿作品的始终,其中创作于1842年的《英雄波兰舞曲》将这种气质表现得淋漓极致,它的音响效果使人如置身于管弦乐队,震撼人们的心扉。《英雄波兰舞曲》之所以能让钢琴发出如此震撼而又不失细腻的音响,得益于肖邦善于运用了丰富的钢琴音乐语言,如《英雄波兰舞曲》的和声密集充实具有丰富的色彩,音乐织体浑厚坚实充满自信高傲的气质,旋律高贵优雅而辉煌有力,使每个音符都注入了英雄属性。
预期目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通过大量查阅相关的肖邦历史以及对《波兰舞曲》op.53分析的文献书籍、报刊杂志和网页,搜集资源信息,并结合自身的练习和实际演奏的情况,全方位的对此选题进行了解和分析。
步骤: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波兰精神肖邦魂——英雄波兰舞曲[J]. 陈兆勋.钢琴艺术. 2001(04)
[2]周薇. 西方钢琴艺术史[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3]论肖邦波兰舞曲的民族性特征——以A大调波兰舞曲为例[J]. 程倩.戏剧丛刊. 2013(05)
[4][苏]A.索洛甫嗟夫.肖邦的创作[M].北京:人民音乐出社,2001,38,17,10
[5]肖邦《A大调波罗涅兹舞曲》的创作特征[J]. 葛芳辛,蒋晨曦.北方音乐. 2017(17)
[6]张式谷、潘一飞 .西方钢琴音乐概论[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7]肖邦波兰舞曲[J]. 黄河之声. 2009(02)
[8]三位演奏家对《英雄波兰舞曲》不同演奏分析[J]. 江昀芝.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1(05)
[9]唐碧蓉.“钢琴”与“诗人”的天才融会:论对肖邦钢琴作品的理解[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02)
[10]朱雅芬. 肖邦的浪漫主义特色[J].钢琴艺术 ,2000
, (01)
[11] Samson Jim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Chopin”,2000
5. 工作计划
第1周 2月25日~3月1日 与指导教师见面,讨论论文写作角度。
第2周 3月4日~3月8日讨论论文写作问题第3周 3月11日~3月15日领取任务书。
搜集文献资料第4周 3月18日~3月22日 撰搜集文献资料,着手撰写开题报告。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