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带来了气候变暖、水污染、自然资源枯竭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严峻的环境问题促使民众关注生态问题,也使得研究者对个体亲环境行为更加重视,以降低对环境的伤害(Chang amp; Wu, 2015;EHRLICHP R,KENNEDY D,2005)。
亲环境行为是指人们使自身活动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尽量降低的行为(Kollmuss amp; Agyeman, 2002)。已有研究提出,亲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包括18种,包括童年经历、世界观、自我控制感、社会阶层和所处文化环境等等(Gifford amp; Nilsson, 2014)。亲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包括人口统计变量和心理变量。心理变量分为认知和情感两大类,是目前亲环境行为的研究的焦点(王建明,吴龙昌,2015)。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公正世界信念、自我控制与大学生亲环境行为的关系。
研究假设: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
步骤:
4. 参考文献
Chang, M. C., amp; Wu, C. C. (2015). The effect of message framing on pro-environmental behavior intentions. British Food Journal, 117(1), 339–357.
EHRLICH P R,KENNEDY D.Millennium assessment of human behavior [J]. Science,2005,309(5734):562-563.
Kollmuss, A., amp; Agyeman, J. (2002). Mind the gap: Why do people act environmentally and what are the barriers to pro-environmental behavio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 8(3), 239–260.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 准备阶段
1.2024年12月20日之前,查阅收集文献资料,确定论题,准备开题报告。
2.2024年2月1日至3月12日,进一步修正研究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完成开题报告。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