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鹧鸪飞》是当代竹笛名曲,是赵松庭先生依据李白的诗《越中览古》将其由一首丝竹合奏曲改编成为一首笛子独奏曲,后经过其弟子传遍大江南北,如今已是竹笛专业的学生所必学的一首曲子。乐曲的装饰演奏手法与江南丝竹相同,指法要极具弹性,强弱对比分明,对气息控制能力要求较高,快板要求用循环换气技巧演奏,具有一定的演奏难度,希望通过研究学习这首曲子能更好的感受到此曲给我们带来的情感以及能进一步的提高自身的演奏水平。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一)主要研究内容:
《鹧鸪飞》原是湖南民间乐曲,也有人说是福建的民间乐曲,乐谱最早见于1926年严固凡编写的《中国雅乐集》。此后乐曲多以丝竹合奏、萧独奏等形式演奏节奏舒缓,旋律平稳。后来,此曲历经多位音乐家改编,其中以陆春龄先生和赵松庭先生的版本流传最为广泛。本文中研究的《鹧鸪飞》是赵松庭先生早期创作的代表性作品,该作品醇厚细腻,快慢有致,强弱对比分明,艺术形象刻画生动,是南派笛曲中的经典曲目。
论文以学习赵松庭的《鹧鸪飞》为题,试对该曲的创作时代背景和创作特点等方面进行简要分析,探究该曲的演奏风格。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本课题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实践反思法、经验总结法为主,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翻阅相对应的书籍来初步掌握曲子的大体内容以及情感表达。
(2)实践反思法:熟练的掌握曲子后,反思自己在吹奏方面的不足,是气息方面的不足还是手指技巧的不足,还是哪方面的不足,才导致不能很好的表达出此曲的情感。
4. 参考文献
[1]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lt;中国音乐词典gt;编辑部.中国音乐词典[z].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499.
[2] 叶栋.民族器乐的体裁与形式[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3.257.
[3] 袁静芳.民族器乐欣赏手册[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 102.
5. 工作计划
第1-3周(2月21日-3月11日):按照指导教师的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研究已掌握的与论题相关的多种文献资料。着手对毕业设计策划书的写作。
第4-6周(3月14日-4月1日):一方面认真练习准备音乐会的曲目,一面认真完成策划书正文部分,并交指导教师审查,请老师对自己的设计策划书进行修改,以便加以完善。
第7-8周(4月4日-4月15日):对演奏的曲目认真练习,及时向老师汇报情况,对练习准备中出现的问题和难点及时与教师联系,求得指导和帮助。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