钾钠平衡对棉纤维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开题报告

 2023-02-18 14:19:0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一、课题意义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也是纺织工业的主要原料,是开发利用盐碱地的先锋作物,在目前棉粮争地矛盾日益突出的背景下,盐碱地植棉已经成为棉花生产的主要方向。同时,随着生活水平及纺织工艺要求的不断提高,棉花纤维品质的优劣直接决定了棉纤维最终的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所以如何提高棉纤维的产量及品质也成为研究热点。由于棉花具有无限结铃习性和棉纤维独特的发育机制,其在产量和品质的形成过程中需要大量的钾。盐碱地钾含量高,但土壤K /Na 过低,限制了棉株对土壤钾的选择性吸收,导致棉株钾素缺乏,严重影响棉花光合作用进而影响棉花产量及品质。因此,针对我国滨海盐碱地存在Na 因性K 吸收障碍及棉花产量与品质的生产状态,有必要研究并阐明钾钠平衡对棉纤维发育生理机制的影响,为生产上探索滨海盐碱地增强棉纤维发育的生理调控途径及棉花产量品质的提升提供理论依据。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1)研究目标

明确土壤不同钾钠水平(K /Na 不同)影响棉纤维发育及品质的生理机制。

(2)研究内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1)研究方法

通过设置3个土壤质地一致且养分相近的低、中、高盐处理(2013-2014年实测导电率为1.15、6.00和11.46dSm-1)和3个施钾量(0、150、300kgK2O hm-2)处理,形成9个不同的土壤钠钾水平(K 、Na 浓度不同,K /Na 不同),选择中棉所79(耐盐型品种)和泗棉3号(盐敏感型品种),进行大田和土柱试验。

(2)技术路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本课题采用大田试验及土柱试验相结合,有助于阐明土壤不同钠钾水平对棉株K 的吸收及分配,探明土壤不同K /Na 影响棉纤维形成及变化的生理机制。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2018.07-2018.10田间监测、取样及样品的预处理;

2018.10-2019.03查阅文献,完成文献综述,以及相关指标测定;

2019.03-2019.05整理2019.03-2019.05分析2017、2018年两季的试验数据,完善文献综述内容,同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