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1研究目的在现代农业技术中,滴灌技术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先进的节水技术之一, 滴灌小麦主要参照地面灌溉条件下作物的需水情况进行灌水, 没有按照滴灌条件下小麦需水规律进行指导灌溉, 往往造成灌溉定额偏大, 水分利用率不高, 既造成宝贵水资源的浪费, 又造成养分淋失甚至产量降低。
针对上述问题探索小麦在滴灌条件下的需水规律, 为制定合理的滴灌小麦灌溉制度提供依据。
在新疆, 滴灌技术的应用日趋成熟, 已在棉花上大规模的推广和应用, 国内对膜下滴灌棉花需水规律也开展了较系统的研究, 小麦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用水量较大的作物, 而关于粮食作物特别是滴灌小麦的需水规律研究较少。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一、研究思路目前,关于小麦滴灌节水研究主要集中在灌水方式、灌水量(不同田间持水量)、灌水时间对小麦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和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上,而对于滴灌小麦不同滴灌模式(滴灌带间距)特别是多品种的研究较少。
二、研究内容 (1)TR6与TR8不同行间水分、氮素分布情况。
(2)开花期倒三叶叶面积 、光合速率和叶面积水势测定。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一、试验设计试验于2017年在石河子进行。
供试品种为新春6号 新春31号 新春44号 新春45号 新春11号 新春35号 新春37号 新春38号 新春39号 宁春12号14-2品系新春22号。
试验小区面积为35.6 m38.5 m=1121.4m2,行距15 cm,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
4. 研究创新点
大行管比生产上用的毛管距离大。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一、研究计划2.1产量三因素测定(1)穗数:数出将苗期定苗0.3m2的株数。
(2)千粒重:不同品种数千粒称重记录。
(3)穗粒数:开花后21天各处理取20株烘箱里面烘干称重后搓粒数出穗粒数。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