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小麦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和产量约占谷物种植面积的30%,是人类饮食的主要来源。
近年来,在育种和栽培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小麦单产和总产均大幅度提高,但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优质面粉的需求量迅速增大,小麦生产目标也由单纯的量的需求转向量质并重。
目前,部分优质小麦品种已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但由于我国对小麦品质形成理论与改良途径研究相对落后,因此需加强小麦品质调优技术,促进我国优质小麦的生产与推进。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本课题通过对试验点收集的小麦样品进行分析,研究氮硫互作对小麦产量与品质形成的调控效应与生理机制。
1、研究氮硫互作对小麦籽粒蛋白组分含量和比例以及加工品质性状的影响,分析小麦籽粒中各蛋白组分含量与加工品质性状的关系,为形成优质专用小麦技术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2研究GMP积累和粒度分布特征与HMW-GS和LMW-GS积累及比例、游离巯基、二硫键数目的关系。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实验方法: 1开花期进行标花选择花期一致,株高形态较为相似的单株进行标花。
以保证取样具有良好的重复性 2取样根据试验目的,开花期进行第一次取样,之后每5天取一次,直至成熟期最后一次取样。
茎叶做干样,籽粒分为-40℃和-80℃保存。
4. 研究创新点
此研究以不同的氮硫配进行试验设计,并进行不同硫肥追是的处理,对花后进行取样分析,探讨氮硫互作对小麦籽粒品质的调节机理,旨在为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中合理N/S比提供理论依据。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实验计划安排:2013年6月,种子脱粒及储存2013年7-8月,相关文献阅读,资料查阅,技能学习及材料准备2013年9-11月,蛋白质品质分析2014年1-3月,对剩余样品进行处理2014年4-5月,数据分析及论文撰写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