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本课题的研究意义许多人类疾病和动植物的重要性状都是数量性状,而数量性状大多是由少数的主基因、多数的微效基因及其相互作用所控制。
为了对动植物数量性状遗传改良和人类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挖掘蕴藏其中的优异基因,首先需要通过数量性状的初定位分析方法检测这些基因及其相互作用。
数量性状包括两大类:一是受多个基因控制,表现为数量上或程度上连续性变异的一类性状,如人的身高、体重、种子产量和果实大小等;二是表型呈非连续变异,但也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性状,但它们不是以简单的孟德尔方式遗传的,如动植物(包括人类)的抗病性、抗逆性等经济性状,可能会以顺序分类的形式来记录,这类性状统称为分类性状(或阈性状)(张月提,2011)。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1.研究目标目前,关于分类性状的QTL定位分析,研究者们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但与数量性状相比还是欠缺一些,然而分类性状的遗传研究又是必不可少的,所以需要更多的工作落实到分类性状的QTL定位分析上。
现有的很多分类性状的定位方法是由相关的数量性状定位方法拓展而来,也就是说,连续型数量性状和分类性状QTL定位研究,二者之间存在共性与差异,值得研究者深入研究。
而本课题选择二者存在共性的假设角度,比较连续型数量性状与分类性状的QTL定位分析方法,以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并证实分类性状QTL定位分析方法的研究意义。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1.研究方法1)先由计算机模拟产生群体的表型数据和标记数据,获得表型的连续数据和分类数据;2)选择分类性状和连续型数量性状的QTL定位分析方法和软件,并用于分析1)中产生的相应数据。
3)对2)的定位结果进行整理,对比检测功效等指标,以获知连续型数量性状QTL定位方法与分类性状QTL定位方法的关系,并证实分类性状QTL定位分析方法的研究意义。
2.可行性分析1)技术可行性数量性状QTL定位分析方法研究开始较早,已经发展了许多业界认可的分类性状和连续型数量性状QTL定位的方法和分析软件,具备较完善的理论和技术体系。
4. 研究创新点
将连续型数量性状进行分级得到分类性状,由此通过表型的连续数据产生分类数据,利用连续型QTL定位方法和软件和分类性状QTL定位方法分别进行分析,对进行结果对比,以探讨二者的关系。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1. 撰写专业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深入了解分类性状和连续型数量性状QTL定位研究的意义和进展,为本课题研究打下理论基础;2. 模拟产生标记数据,及表型的连续数据和分类数据;3. 选择合适的连续型数量性状和分类性状的QTL定位分析方法,分别对连续型数量性状表型数据和分类性状的离散表型数据进行QTL定位分析与对比。
4. 在结果分析与对比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撰写毕业论文。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