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本课题的意义:小麦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之一,小麦提供了人类20%的能量和25%的蛋白质需求。
全世界有超过六分之一的小麦产自我国[1],种植面积在我国仅次于水稻、玉米,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2]。
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加,小麦产量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了我国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对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1 研究目标(1)明确不同遮光强度对不同年代小麦品种产量的影响(2)明确不同遮光强度对不同年代小麦品种碳氮代谢和衰老特性的影响2研究内容(1)不同遮光强度对小麦产量的影响通过测定成熟期不同遮光强度下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差异,明确不同遮光强度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2)不同遮光强度对小麦碳氮代谢的影响测定不同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量、旗叶光合特性、荧光特性、可溶性糖含量、游离氨基酸、氮素积累量,明确不同遮光时期对小麦碳氮代谢的影响。
(3)不同遮光强度对小麦衰老特性的影响测定花后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SOD、POD、CAT活性和MDA含量3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 明确遮光对不同年代小麦品种产量和氮素吸收的影响2. 阐明遮光条件下小麦光合特性的响应特征(光合、荧光、叶位)3. 探明遮光条件下小麦C/N代谢的响应及其机理遮光对小麦碳氮代谢和衰老特性的影响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1 研究方法本实验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结合利用生理生化手段展开;有关试验分析在小麦栽培实验室进行测试分析,各项指标按实验常规方法。
2 技术路线对大田试验中不同年代小麦经过不同遮光强度的处理后,取拔节期至开花期的不同品种的小麦,通过对其碳氮代谢,光合荧光特性,旗叶衰老特性和产量等方面的相关指标的测定与分析来明确不同遮光强度对不同年代小麦碳氮代谢和衰老特性的影响3 试验方案1 试验设计:大田试验于20142015年在江浦农学实验站进行,供试品种为:南大2419、扬麦158、扬辐麦4号,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计拔节孕穗,孕穗开花,开花成熟,拔节开花4个不同时期遮光,以自然光下生长小麦作为对照,用防虫遮阳网遮去冠层上部自然光强的30%(小麦冠层上部光强为自然光强的70%)。
防虫遮阳网距地面1.8m以上,保证冠层通风良好。
4. 研究创新点
国内外就弱光逆境对作物的影响多通过遮光来研究,针对小麦弱光逆境生理方向的研究主要存在几点问题:(1)弱光对蔬菜及园艺植物生理性状的影响已经有了较为系统的研究,而对大田作物特别是小麦生产影响的研究较少(2)己有研究多集中在干物质生产以及籽粒淀粉和蛋白质含量等方面,对于叶绿素荧光、光合特性等方面的研究不够(3)己有研究模拟遮光多为大强度 ( 50-100%)或一个时期,于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弱光环境相差较大。
所以研究遮光对小麦碳氮代谢和衰老的研究很有特色,有较大的创新。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研究计划: 2014年 4月~2014年10月:进行田间试验,取样,并测定相关性状;2014年11月~2014年12月:利用试验材料,完成室内生理指标的测定;2015年1月~2015年4月:整理分析试验数据,撰写毕业论文预期进展:(1)明确遮光强度对小麦碳氮代谢及衰老特性的影响(2)从碳氮代谢、光合生理和植株衰老等方面阐明遮光影响小麦产量形成的生理机理。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