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苗期耐盐性状的QTL定位开题报告

 2023-02-10 08:14:0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大豆起源于中国,是重要的植物蛋白质和食用油脂来源。

自 1923 年以来,利用常规育种方法,中国已培育出的 1 000 余个大豆品种,在促进大豆生产和保障消费需求方面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传统育种方法在提高大豆产量、改善品质、增强抗性等方面具有选择效率低和育种周期长等缺点,迫切需要大豆育种技术的升级换代。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目标:利用重组自交系群体,包括184份家系和186份父母本,在温室进行苗期耐盐实验。

研究内容:选用184份重组自交系材料,在温室进行苗期耐盐鉴定试验,在为期18天左右的苗期耐盐鉴定试验,及后续叶绿素含量测定和耐盐级别划分,来完成了重组自交系的苗期耐盐性状调查试验。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本实验采用重组自交系分析方法,对重组自交系材料进行连锁作图,即QTL定位,来确定耐盐基因。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本研究利用重组自交系大豆材料,根据苗期耐盐性状,重组自交系分析来进行连锁作图。

具体实验流程如下:一、苗期耐盐鉴定试验18-20天左右,步骤如下: 1.播种将重组自交系材料播种于育苗盘中,每个材料播种20粒,6天后待子叶展开,选择长势一致的幼苗进行移苗,设置对照和处理,每个处理选择6株,用1/2Hoagland营养液培养3天; 2 .3天后,待第一片真叶完全展开后,更换营养液,用50mol/L NaCl处理3天; 3.3天后,再用150mol/L NaCl处理7-8天左右,每3天更换一次营养液,测量一次叶绿素含量。

二、叶绿素含量:在150mol/L处理3天后用SPAD叶绿素仪测量叶绿素含量。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本课题的特色在于使用了重组自交群体,构建了一个连锁图谱。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 2014年911月,苗期耐盐鉴定试验18-20天左右(每批次) 2014年1112月,叶绿素含量测定和大豆耐盐级别的划分 2015年 45月,数据的整理和连锁作图等的统计分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