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大黄是中国的传统中药之一,临床应用广泛,但大黄生品具有很强的苦寒之性,泻下作用峻烈,所以为增强其临床适应性,历代医家采用了多种方法对大黄进行炮制,以改变药性,增强疗效,纠正其过偏之性。大黄内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包括蒽醌类、蒽酮类、黄酮类、鞣质类、酰基糖苷类、色酮类、苯丁酮苷类等各类化合物。
一.毕业论文的内容
1.生、熟大黄饮片的收集
2. 文献综述
大黄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变化的研究现状
王 妮 药物制剂 048012122
[摘 要]大黄是中国的传统中药之一,有近千年的临床应用史,历代本草均有记载。其药理作用作用广泛,是内服外用皆宜的良药。大黄的主要有效成分为蒽醌类、蒽酮类、鞣质类、酰基糖苷类、色酮类、苯丁酮苷类,这些成分与其药理作用密切相关。但大黄性苦寒,具有极为强烈的泻下作用,故需对其进行炮制以增强其临床适应性,本文针对炮制后大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变化进行了系列的概述。
3. 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案
1.生、熟大黄饮片的收集
收集若干不同产区、不同批次的生、熟大黄饮片。
4. 工作计划
第一阶段:2022.01进行相关文献的查阅,确定实验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案,
完成生、熟大黄饮片收集工作;
第二阶段:2022.03对已收集的大黄饮片进行质量评价,选择质量最佳的
5. 难点与创新点
本实验采用UHPLC-Q-TOF-MS技术来分析测定生、熟大黄水煎液中的各化合物,它相对液相色谱来说,分析速度快,分离效果好,非常适用于多组分的快速检测,而且能够进行分子量的精确测定,适合复杂基质中组分的准确定性。现代关于大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炮制后不同炮制品化学组分的变化规律,针对单个炮制品所含化学成分的研究相对较少。本实验旨在通过UHPLC-Q-TOF-MS技术来分析鉴别出生、熟大黄中的差异化学成分,为进一步研究生、熟大黄药理作用差异提供基础。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