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胜任力模型的G公司员工招聘管理研究开题报告

 2023-10-23 01:26:27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背景:

在当今时代下人力资源是企业核心战略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做好人力资源工作首先是要通过招聘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员工招聘是企业获取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员工招聘的质量直接影响整个企业的人力资源质量,所以员工招聘工作需要人力资源部门和其他部门相互配合高效,然而根据当前企业员工招聘管理的现状来看,有很多企业在招聘员工时仅仅以工作分析和应聘者过去的工作经历作为考察对方是否具备岗位所需要的知识、经验与技能,这种招聘方式缺乏对应聘者的内在价值观、动机、态度进行探究,会导致企业的招聘效率不高,在企业中建立一套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解决招聘难题的有效方法之一,企业通过借助胜任力模型对应聘者的关键行为表现进行评估,可以确保企业所招聘到的员工具备企业期望的技能和知识,从而为企业找到适合企业未来长远发展所需的人才。

G公司是一家消费保健品企业,旨在成为消费健康领域的全球领导者,旗下的品牌深受全球亿万消费者和专业人士的信赖。在新冠疫情蔓延的环境下,全国各地人民健康意识不断增强,这也为G公司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同时对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增大,而招聘和引进人才是当前企业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G公司在人才招聘过程中,既遇到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也存在其自身特有的问题。本文以胜任力模型为基础,从招聘管理的角度出发,结合G公司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对员工招聘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为G公司搭建胜任力模型,基于胜任力模型构建G公司招聘管理体系,最后从不同方面探究胜任力模型在G公司员工招聘管理中的应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研究内容:
本文以胜任力模型为基础,从招聘管理的角度出发,结合G公司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对员工招聘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为G公司搭建胜任力模型,基于胜任力模型构建G公司招聘管理体系,最后从不同方面探究胜任力模型在G公司员工招聘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包括招聘管理,胜任力和胜任力模型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并从国内研究现状和国外研究现状这两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

第三部分为G公司招聘管理的现状以及问题分析,本部分主要对G公司的招聘管理进行介绍,主要内容包括G公司发展情况、人力资源现状、招聘基本情况以及招聘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第四部分为G公司胜任力模型的构建,首先确定衡量一个员工绩效优秀、一般和不尽如人意的标准,接着利用访谈法和问卷法确定并提取样本数据,获得数据之后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归类分析,从而构建胜任力模型的基本框架,再对框架内的各项要素的程度和关系进行分析,并验证胜任力模型的有效性,最终建立技术型人员岗位的胜任力模型。
第五部分为胜任力模型在G公司员工招聘管理中的应用,本部分主要探究胜任力模型在招聘流程、甄选测评工具、面试、招聘录用决策、招聘效果评估等方面的应用。

第六部分为结论与不足,提出研究结论,并指出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改进之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1、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需要查阅大量关于员工招聘管理、胜任力模型的相关文献资料,并利用互联网搜索企业在实际招聘中存在的问题与应用的方法的相关资料,通过文献研究,对胜任力模型构建相关理论和招聘管理相关理论有了比较全面的理解,为进一步开展研究提供基础。
(2)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的问题,设计出一份调查问卷,发放给公司的应聘者、新入职的员工和关键岗位的员工,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调查数据,发现存在的问题,为构建胜任力模型提供现实基础。
(3)访谈法
对于核心岗位的绩效优秀员工与绩效一般员工在处理类似事件时的反应及行为表现之间的差异进行访谈,识别导致关键行为及其结果的具有显著区分性的能力素质,并对识别出的能力素质作出规范定义,从而构建核心岗位的胜任力模型。


2、研究步骤:

第一步:查阅文献资料,并学习相关理论知识。
第二步:确定研究方法
第三步:收集资料并开展相关的调查
第四步:介绍G公司招聘管理现状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第五步:构建G公司胜任力模型的基本框架
第六步:验证胜任力模型的有效性,并建立技术型人员岗位的胜任力模型
第七步:探究胜任力模型在G公司员工招聘管理方面的应用
第八步:总结并指出在研究中的不足之处

4. 参考文献

[1]朱瑜, 王雁飞. 企业胜任力模型设计与应用研究[M]. 科学出版社, 2011.
[2]赵曙明, 杜娟.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J]. 经济管理, 2007(6):7.
[3]马冬冰.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招聘甄选流程[J].人力资源,2007,(13):38-40.
[4]许祥秦;闫俊宏.胜任力模型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管理研究,2007,(11):208-209.
[5]王蒙,陶瑞,李静澎.企业中层管理者胜任力模型构建与应用——以新疆移动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3,33(02):102-108.
[6]谢小丹.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企业招聘体系的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1,(12):289-291.
[7]孙钦元.浅析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人力资源招聘管理[J].活力,2022,(09):133-135.
[8]郭树霞.发电企业中层管理人员胜任力模型构建与应用[J].商业观察,2022,(26):21-24
[9]符戈瑶.基于胜任特征理论的企业人员招聘的实际应用[J].人才资源开发,2020,(14):85-86.
[10]孙怡浓.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员工招聘研究[J].经营管理者,2021,(05):64-65.
[11]白伟伟.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人才招聘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14):70-71.
[12]嵇庆.M公司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员工招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21.
[13]杨亚静.B公司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招聘方案究[D].天津大学,2010.
[14]David C.McClell.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J].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73(28):1-14.
[15] Boyatzis R E . The Competent Manager. A Model For Effective Performance[J]. competent manager a model for effective performance, 1982.
[16]Oshiins. Michael Lewis. Identifying a competency model for hotel managers [M].Boston University, 2002.
[17]Lena C.Miiller-Frommeyer,Stephanie C.Aymans,Carina Bargmann,Simone Kauffeld,Christoph Herrmann.Introducing Competency Models as a Tool for Holistic Competency Development in Learning Factories:Challenges,Example and Future Application[J].Procedia Manufacturing,2019,9.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4年12月:就论文选题(范围)广泛查阅资料,与指导老师共同商定论文具体题目;
(2)2024年1月上旬--2月初:进一步查阅资料,梳理文献,撰写综述,学习、了解毕业论文写作规范和大致进程;
(3)2024年2月上旬--4月8日:拟订论文提纲,根据实际情况编制调查问卷;根据任务书撰写开题报告并及时在毕业论文系统中提交;
(4)2024年4月上旬—5月5日:完成论文初稿撰写,定期向指导老师汇报进展情况和遇到的问题;
(5)2024年5月上旬—5月27日:根据指导老师的意见修改二稿、定稿,提供符合要求的论文文本和相关附件,并按时上传至毕业论文系统;
(6)2024年5月下旬—6月上旬:准备并参加论文答辩;
(7)总结与反思:针对答辩老师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进一步修改论文,总结经验,反思存在的不足。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