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在清朝那个以男权为中心的封建社会里,蒲松龄创作的《聊斋志异》在用现实的角度来描写人与人之间的爱情和婚姻的同时,更大胆的将狐鬼花妖与人之间的奇妙爱情和婚姻描写出来,表现了其强烈的反封建礼教的精神,更将封建礼教下的女性想要冲破樊笼的力量表现了出来,在那个时代散发出强烈的进步光芒。学界对蒲松龄与《聊斋志异》的研究有很多,研究方向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结合清朝的时代背景,对蒲松龄及《聊斋志异》作品本身进行的研究;二将《聊斋志异》与其他同题材的作品进行对比研究,从而体现出两部作品之间的异同;三是从女性地位的角度研究其进步性。
研究目的:以《聊斋志异》中刻画爱情、婚姻的内容为研究对象,以分析爱情、婚姻的类型为切入点,从而分析爱情、婚姻中男女双方对待感情的看法和处理方式,总结出蒲松龄的婚恋观,明确其婚恋观在当时的先进之处,剖析其存在局限性的原因,辩证地看待蒲松龄笔下的爱情与婚姻。
研究意义:通过对《聊斋志异》中爱情、婚姻的研究,深入认识其在封建社会的进步性,借此表现作者笔下的爱情婚姻对于现代社会的进步意义与价值反思,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指导我们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念。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1、 蒲松龄《聊斋志异》创作的时代背景;
2、 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爱情类型;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1、传统的文献研究法:通过对搜集的文献资料进行阅读、整理和分析,利用各种原始材料,了解历年来学者们的观点,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提出观点的理论基础。
2、逻辑推理的方法: 通过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方法来对文本进行系统的研究。
4. 参考文献
[1]刘征.《红豆曲并序》[J].《中华诗词》,2003(3).
[2]蒲松龄.聊斋志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3]邓雨欣.品析《聊斋志异》之爱情观[J].《山东青年》,2019(4)
5. 工作计划
1.2022.11.15——2022.01.04确定选题,收集资料
2.2022.01.05——2022.03.05 阅读文献资料,完成资料索引
3.2022.03.06——2022.03.25 完成开题报告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