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柔性指标是一类难以量化的、受人主观因素影响严重的指标。它存在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生活商品的购买决策,大到企业和国家的管理决策。评价这类指标在人类生活中变得越来越常见,如:一款产品的满意度测评、一位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评价、一家公司的物流服务能力调查、一次商业贷款的风险评估、一次紧急事件的民意测验等等。由于难以量化,这类指标的评价结果多为语言性的模糊评价;评价过程中又往往存在多个柔性指标;以上两点原因使得最终难以给出一个综合的评价结果。因此,为了更加科学地测度和比较这些柔性指标,一些方法应运而生,如:基于Fuzzy模糊数学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基于经验的主观评价法和专家打分法;基于两两比较的层次分析法(AHP)、AHP升级改良的网络分析法(ANP)以及确定多个指标间权重的熵值赋权法等。但是,以上这些方法在实际生活应用中均有明显弊端,如:1)生活中决策者可能因为缺乏模糊数学方面的相关知识而导致模糊综合评价法难以实施;2)AHP等方法虽然较之模糊综合评价法而言,不需要专业知识,但是随着评价指标增多,两两逐一比较的过程实施繁琐、效率低下;3)基于人类主观经验和感受的比较过程容易导致比较结果的不一致性,随着评价指标增多,比较矩阵的不一致性逐渐增加,不一致性越高,该评价方法的可信度越低。通过以上三点可以看出,针对柔性指标的实用评价研究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因此,本文旨在提出一种基于BWM的柔性指标评价方法,并以国家奖学金的评定为例给出实施过程,目的是为该问题的解决提供新思路。
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1)理论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更为简便、高效、可信的基于BWM的柔性指标评价方法,该方法的提出为解决柔性指标评价问题提供了新思路。2)现实意义:因为该方法具有更加简便、高效和可信的特点,这种方法在现实生活中将具有更广泛的应用范围。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研究内容:
1、针对前人方法不足提出一种基于BWM的柔性指标评价方法
(1)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本文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为数据源,将“柔性”和“评价”作为主题检索词,利用citespace软件对检索到的2535篇文献进行了可视化分析。分析图谱表明:
(1)柔性指标评价方面:
总的来看,柔性评价方法中AHP方法的应用情况高居榜首,其次是模糊综合评价法。近年来,不少学者还会选择综合两种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如:Fuzzy和AHP的结合,基于AHP优化的熵值TOPSIS法、DEA-AHP方法等。这些方法的综合虽然使得评价结果更加可信,但增加了实施过程的难度和工作量,在实际生活中并不实用。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研究计划:
1、2022年12月10日--2022年1月20日:撰写、提交论文初稿和中期检查表。
2、2022年3月18日-- 2022年4月28日:反复修改论文并提交修改稿(二稿、三稿)、提交外文文献及译稿。
5. 参考文献
[1] Rezaei, J. (2015).Best-Worst Multi-Criteria Decision-Making Method, Omega, Vol. 53, pp. 49–57.
[2] Rezaei, J. (2016).Best-worst multi-criteria decision-making method: Some properties and a linearmodel, Omega, Vol. 64, pp. 126-130.
[3] Salimi, Negin. Quality assessment of scientificoutputs using the BWM[J]. Scientometrics, 2017, 112(1):195-213.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