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兼论旅游交通开题报告

 2022-12-20 14:47:5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背景:21世纪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空间拥挤、交通堵塞、环境恶化、资源匮乏等问题越来越严重。长江三角洲城市圈是国内十分发达的城市圈之一,这里的多个城市总体规划的人均建设用地最高上限标准为 120 平方米。以苏州为例,依据《苏州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04~2020)》的判断,苏州的城镇化水平在 2020 年会超过 80%,城镇人口将达到 800 万。然而苏州全市只有3634.83 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可供开发利用,这其中可以作为城镇建成区用地的只有约50%,按此计算,苏州全市城镇建设用地只能提供约 1718 平方公里。可以预见,按人均建设用地 120 平方米的标准,苏州在 2050 年前后将无地可用。

随着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提出“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 18亿亩这条红线,坚决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城市建设用地的供需矛盾立刻显得尖锐起来,传统的摊饼式的城市横向发展空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因此,城市发展向地下延伸成了城市发展的新选择,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由二维向三维空间转化),已成为我国城市利用空间发展自身的新趋势。

地下空间是有别于传统的地上空间的,在城市空间的开发利用上有其独特的优势。比如地下空间在恒温性、恒湿性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在隔热性、遮光性、气密性等方面比地上空间更容易做到,在隐蔽性、空间性、安全性等诸多方面也远远优于地上空间。所以自 1863 年世界上第一条地铁在英国伦敦建成开始,西方发达国家就开始大规模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了。而我国在地下空间利用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在 60、70 年代,我国建设了一批地下工厂、早期人防工程,同时期还建造了北京、天津地下铁道。但大规模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还是近年来的事情,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功能的需要,发达城市加快了开发和利用城市地下空间的步伐。虽然我国在大规模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上起步较晚,但预计规模和前景巨大,远超世界发达国家大城市现有的发展程度。到2 0 2 0年 中国不仅将成为世界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大国 ,也将成为世界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强国。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国内外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回顾,对国内外地下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归纳总结。并基于这些理论基础,分析和归纳了苏州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最后探索整理出苏州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对策和发展趋势。

预期目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本课题运用的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包括理论与实证分析、定量与定性分析,具体如下:

(1)文献研究。本文主要通过网络资源和图书馆藏书,获得比较全面的关于国内外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相关文献资料。将所获得的文献资料经过进一步筛选之后,即为本文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其中,网络资源是利用了校内图书馆网络数据库(主要是清华同方、维普和万方三大中文数据库,以及外文数据库)和搜索引擎(主要是百度、谷歌以及其他相关网站的检索)。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赵虹.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与城市环境[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32(总第198期):133‐135

2钱七虎.地下空间科学开发与利用[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3王文卿:《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工作计划

1.第七学期17周,接受论文写作任务书,收集二手资料,进行初步调查研究,编写论文初步写作提纲;

2.第八学期5~8周,撰写并提交论文前期研究报告;

3.第八学期第9周,填写并提交论文开题报告;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