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未来科技发展和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给我们带来很多机遇和挑战,世界各国都在增加技术创新的投入,试图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当前自主创新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发展战略,提高创新质量已成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创新体现了一个企业的生命力,创新质量的高低影响企业长久的发展,南京市制定的“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中指出: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树立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新标杆;到2025年,科技创新成为南京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驱动力,科技创新实力整体提升,产出一批原创性重大科技成果。创新城市的建设涉及到创新系统内部的多个部门,但是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区域经济的提升和竞争力的增强都离不开企业的创新能力,提高创新质量能够为企业创新的能力注入新的活力。
科学评价企业的创新质量,对于推动企业创新质量的进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研究内容1.分析研究影响企业创新质量的因素2.建立评价企业创新质量的指标体系和模型,从企业的创新环境建设(背景评价)、创新资源配置(输入评价)、创新行动(过程评价)。
创新成果绩效(结果评价)等方面评价企业的创新质量。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数据。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对创新质量的基本内涵、影响因素和能力测评等方面进行 了深入的研究,Xiao等将企业的创新能力知识创新、创新绩效和创新环境作为企业创新质星评价的指标。Doloreux认为创新主体通过各种联系组成一个社会空间,构建创新体系,要强化创新主体之间的关联,促进系统内部的创新。Pinto 等建立了由人力资本、技术创新、劳动力市场和经济结构4个一级指标构成的评价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测评了欧洲175个地区的创新能力。
国内关于创新质量的研究呈现着增长的趋势。在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因素方面,杨博、王林辉研究发现不同的创新激励政策对企业创新质量的效果有异质作用,用不同的标准评判企业的创新质量会有不同的结果。周雪峰、韩永飞提出垄断会抑制企业的高质量和低质量创新,对高科技企业的影响更为显著。李仲泽认为机构投资者能够为企业的创新质量提供资源,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的创新质量。智能制造能够通过促进组织的学习来提高企业的创新质量。
在提升企业创新质量方面,宋燕飞提出运用区块链的思维可以激发企业的创新热情,降低创新成本,从而提出企业的创新质量和创新效率。李仲泽提出政策制定者要采用市场化的手段降低融资的成本,让企业有更多的资金来投入创新。在企业创新质量评价方法上,彭定洪分析了TOPSIS和EDAS方法各自的优越性和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指标优劣水平的犹豫模糊组合参考解的企业协同创新质量评估模型,提高了企业创新评价的精度。陶小龙、宋晓宇运用层次分析法分别构建了企业和区域高质量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并进一步确定了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可以有效对企业的创新 质量进行监督与评估。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研究方法
查阅文献法。利用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网站查阅论文相关的文献,了解企业创新质量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从而全面的、正确的掌握企业创新质量评价的体系。
调查问卷法。选取合适的指标作为评价企业创新质量,从企业创新的投入、产出和环境等方面了解企业的创新质量情况。
5. 参考文献
[1]陶小龙,宋晓宇,李永诚.高质量创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创新科技,2021,21(03):18-27. [2]陈志勇,张春雨,陈思霞.减税如何影响企业高质量创新?——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宏观质量研究,2022,10(02):31-46.[3]霍春辉,张银丹.水深则鱼悦:营商环境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22(03):42-51.[4]周雪峰,韩永飞.垄断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抑制或促进[J].财会月刊,2021(17):98-106.[5]杨博,王林辉.财税激励政策对企业创新质量提升的影响[J].统计与决策,2021,37(17):159-163.[6]李仲泽.机构持股能否提升企业创新质量[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0,42(11):85-98.[7]宋燕飞,刘笑.区块链思维对企业创新质量提升的思考[J].上海质量,2020(10):30-31.[8]彭定洪,陈文妮,曾洪鑫.企业协同创新质量评价的组合参考解方法[J].模糊系统与数学,2020,34(03):146-160.[9]Ying Limeng,Liu Xiaojing,Li Menghao,Sun Lipeng,Xiu Pishi,Yang Jie. How does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affects enterprise innovation? The mediating role of organisational learning[J]. Enterprise Information Systems,2022,16(4).
[10]Doloreux D. What We Should Know About Regional Systems of Innovation [J].Technology in Society, 2002, 24(3).[6]Pinto H, Guerreiro J. Innovation Regional Planning and Latent Dimensions:The Case of the Algarve Region [J].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2010,44(2)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