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现如今,随着时代的高科技发展,兴起了一种新兴的文化--拇指文化。就是指随着网络的发展,实现了各种社交媒介的便捷化,大众化,用手轻轻一划,就可实现聊天功能。然而这种简单方便的社交媒介却是一把双刃剑,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让人产生一种依赖性,而其中尤其以对大学生的影响最为显著,无论是其行为上还是思想上。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成为不少人研究的方向,而只有对其进行解析,才能更好的发挥它的作用。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针对当前大学生对网络社交媒体的态度及其对自身的影响效能等相关内容出发,研究其影响特点及路径,分析其深层理由,更深入的把握相关知识,并对相关新兴文化的出现及缘由进行相关的阐释。
从其影响的方面有针对的提出解决方案,从而积极有效的发挥网络社交媒体的功效,促进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更深层的发展。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美国心理学家克劳特的一项调查表明,经常使用因特网及电子邮件的人与亲戚朋友间的交流明显减少、孤独感加剧。而且无论什么人,电脑使用越多,孤独感和压抑感就越强。同样,以Stoll、Kraut、Cornwell为代表的外国学者认为,网络人际交往带来的更多的是负面的影响。Stoll在1995年发表文章中指出,网络人际关系是浅薄的、虚幻的、剥削的、敌对的。Kraut(1998)认为,网络中建立的人际关系绝大部分都是脆弱的。Cornwell在2002年的一项研究中发现,网络恋爱很少会涉及到严肃、认真的话题。并对于自身资料都进行一定的隐瞒或者虚构。
乔虹、贾琳的《网络人际交往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王玉萍的《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调试及对策》,李薇菡的《网络交往对青少年心理产生的负面影响及对策研究》都进行了研究。大学生正处在人际交往的发展阶段,通过网络更好的建立健全和谐的人际交往圈,增强了大学生的平等、自主意识,但是同时,也造成了一部分人际关系的缺失。如:爱情盲目、友情冷漠、亲情疏远等。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网络社交媒体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现状分析。
5. 参考文献
1.边宇先《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引导研究》 2014.3
2.曹丹《大学生网络社交行为特征与引导策略探析》 [J] 文教资料2012(5)
3.张丽璇《当代大学生在社交网络中的行为研究及思想政治教育对策》2011.6.15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