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工业化以及城镇化的程度不断提高,我国经济取得迅猛的发展,大量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但是,由此而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问题引来众多关注,尤其是污水处理方面面临着重大挑战。近几年来我国政府、社会在加强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和探索,PPP模式的应用便是一项重大成果。2016年中投顾问发布《2017-2021年中国污水处理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建议报告》强调了PPP模式在我国污水处理行业的可行性。首先,政府先后颁布了《关于印发促进和引导民间投资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市政府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这些文件为污水处理PPP模式的应用提供了政策支撑。其次,由于污水处理行业的特殊性,政府愿意为该行业提供财政补贴和优惠政策,以保证该项目可以以较低的费用顺利运营,并获得一定利润。最后社会资本有投资污水处理行业的意愿和资金。可见,PPP模式在污水处理行业中的应用是基础设施建设的必然发展趋势。
但是,污水处理设施领域应用PPP模式以后,项目取得的实际绩效状况如何,国内理论界以及实务界并未予以太多关注,由于PPP模式本身的复杂性,使得污水处理PPP项目的绩效评价难度较大。由于是公私合营,在评价项目时不仅要将政府关注污水处理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纳入评价指标,还要涵盖社会资本所关注的成本、收益以及污水处理最终服务的对象---民众的满意度,这就给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造成困难。同时由于PPP模式本身吸引力与开放性不足、资金来院渠道不畅等问题,使得其自身运行遭遇困境,这也给污水处理PPP模式项目中、项目后的投资绩效评价造成了困难。
鉴于这些原因,本文基于交易成本经济学视角,探究污水处理PPP模式的投资绩效分析,以有利于相关政府部门、实务界和学术界了解在污水处理行业应用PPP模式时应该注重哪些方面,并为其他的污水处理PPP项目运营以及绩效评价提供经验借鉴。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研究内容
首先,阅读国内外现有文献,了解PPP模式、PPP模式在污水处理行业应用的发展,总结提炼污水处理PPP模式的投资绩效分析的方法和类别。
其次,从一些基础理论出发,论述不同的污水处理PPP模式投资绩效分析方法的优劣势。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Jefferie(2006)对项目的绩效进行追踪,了解项目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进,才能够保证项目最终的运营成果能够被社会公众认可。
Henisz(2006)认为进行PPP 项目的绩效评价,从政府的角度来看,需要判定财政资金的使用能否达到经济性的前提,运营的过程是否符合法律法规,项目的产品是否满足公众的要求,环境污染程度是否达标等;从社会资本的角度来说,主要是是否在满足了基本前提下,实现了项目合理的收益率。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研究计划
2022.11.27-2022.1.15 选题、开题、确定写作调研提纲、文献收集、整理分析
2022.1.16-2022.2.16实地调研、提交资料、整理分析
5. 参考文献
[1]Henisz W V J.Governance issues in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Project Management, 2006.
[2] Jefferies M.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ofpublic private sector partnerships: A case study of the Sydney Super Dome [J].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Architectural Management, 2006, 13(5): 451-462.
[3]Liu J, Love P E D,Smith J, et al. Life cycle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for public-privatepartnership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 Engineering,2014.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