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债务风险预警与化解研究开题报告

 2023-01-20 01:21:5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伴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各种问题日益凸显,其中,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尤其突出,如果不及时化解这一风险,将对我国经济后续发展带来极大的不利影响。据国家审计署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6月,中央和地方债务合计30.3万亿元,其中全口径中央政府性债务合计12.38万亿元,全口径地方政府性债务合计17.89万亿元。如果按照10%的综合融资成本计算,地方债务一年仅利息支出就超过1.789万亿元,但2012年全国地方财政收入(本级)才6.11万亿元,地方政府偿债压力巨大。2014年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决定》,并重新颁布修订后的预算法。新预算法在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方面,增加了允许地方政府举借债务的正面表述和五个方面的限制性规定,体现了我国立法在政府预算领域中地方债问题上因势利导实现的重大突破。这一举措将对我国地方债务风险的管理和化解产生巨大影响。而且,地方债务不仅关系经济发展问题,还关系到政府执政和国家稳定。因此,深入探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与化解问题,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及其成因;地方政府债务的化解思路。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地方政府债务的化解思路。

写作提纲:(1)地方政府债务的概述;(2)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及其成因;(3)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预警和化解对策。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王志宏、章晓林认为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关键在于土地财政。土地财政的存在,是我国土地公有制的制度安排。城市土地是国家所有,国有土地变成资产,形成资产性收入,这必然是财政性收入,地方政府为了财政收入大量出售土地。但土地财政从长远看无法解决地方债务,反而会加剧地方债务风险。而且土地财政的症结,并不在于土地财政本身,而在于地方官员#8220;政绩焦虑症#8221;。只有彻底治好地方官员唯GDP至上的#8220;政绩焦虑症#8221;,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地方债务屡屡迅猛增长的源头动力。莫兰琼、陶凌云认为要理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建立事权财权相匹配的财政制度,完善人大监督体系,规范地方政府行为。马相东认为,可以充分借鉴美国市政债券成功运行近200年的主要经验,在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时既充分发挥了市场的决定性约束作用的同时,也积极发挥了政府的辅助性控制作用,逐步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市政债务风险控制机制。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1月1日至11月30日,确定论文选题,接受指导老师对论文写作的指导。

(2)2022年12月1日至2022年1月18日,按照学校要求撰写开题报告,根据老师意见完成开题报告的修改。

(3)2022年1月19日至4月20日,收集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和化解的相关资料,完成论文初稿,交指导老师审阅,同时提交毕业论文中期检查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莫兰琼,陶凌云.我国地方债务问题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12,(8).

[2]吴培俊,李淼焱.中国地方债务及风险防范研究--基于对中西部地方债务的调研[J].财政研究,2013,(6).

[3]王志宏,章晓林.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关键在于土地财政[J].中国经济时报,2014,(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