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整体的综合国力都在不断的提高,在狠抓经济的同时,也很注重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的发展,也基本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但是如何真正做到均衡发展却成为了一大难题。就目前研究而言,我国的义务教育在经济发达地区明显发展很好,而在一些经济困难的地区,义务教育也不过是个幌子,连生活都过不下去了,还何谈教育,所以在均衡义务教育这个问题上,我国还存在很大的问题。所以选择这个选题,主要是想通过自己的研究发现,从国家财政方面入手,研究如何通过改变政府职能,完善义务教育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进而合理有效的运用财政政策,加大对落后地区的财政投入力度,渐渐调节义务教育的地区性差异,从而能使这种地区上的差异逐渐减小,慢慢走向均衡。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主要是从我国目前地区间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的差异现状来分析原因,再根据国内外的一些研究现状,结合自身所作的调查研究,对均衡地区间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现状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司晓宏、王华(2006)认为建立规范的的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而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最根本策略。
王莹(2007)认为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财政转移支付的不公平,她认为我国应在考察各地义务教育的人均标准水平的基础上,求得各省的人均均等化补助需求额;再结合均等化计划的成本,确定中央政府、省级政府和市、县政府各自负担的比例,加大中央、省、市三级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由此形成全国性的义务教育服务均等化方案。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在论文的写作研究方面,主要会运用实证分析法,运用数量方法以及比较分析法来辅助完成论文。实证分析法主要是利用大量的实际数据进行分析,数据主要以近10年的数据为样本。通过数据的分析,来得出差异的现状。运用数量方法主要是通过引入计量模型,采用多元回归方法来进行数据分析,对各种区域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找出地区间义务教育财政投入差异的成因。最后再运用比较分析法,通过分析比较的原因,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进而提出合理可行的对策。
5. 参考文献
[1]司晓宏,王华.教育财政转移支付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
[2]王莹《财政公平视角下的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分析》. 《教育与经济》2007年第2期
[3]梁红艳,杜育红.省际间义务教育不均衡问题的实证研究-基于生均经费的分析指标[J].教育科学,2008,4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