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本课题的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设用地需求日益增加,各类用地之间矛盾愈加严重,生态用地不断遭到侵占,导致了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衰退。
生态用地具有十分显著的生态服务功能,并与土地利用可持续性密切相关[1]。
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逐渐深入人心,生态环境的保护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对于生态用地的研究也逐渐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目标: 1、调查江苏省生态用地结构与格局 2、对江苏省生态用地结构与格局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和评价 3、根据景观生态学理论,对江苏省生态用地格局规划的内容进行探讨,合理分析目前生态建设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以江苏省生态用地为研究对象,试探性的讨论生态用地结构与格局的合理性,开展生态用地格局特征及其动态变化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江苏省景观生态规划进行初步研究,希望通过合理的规划景观生态格局,进行景观多样性保护,为江苏省制定城市生态用地系统规划提供借鉴参考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问题:景观格局研究是景观生态研究的重要方面,主要包括景观格局特征及其动态、景观格局研究方法以及景观结构优化和调控。
本研究着重基于 GIS 的江苏省景观生态用地结构与格局的定量分析与动态变化,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景观生态学方法,寻求江苏省的景观生态用地结构与格局优化的策略,提出生态景观建设的措施。
研究内容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首先是理论研究方面,要在总结国内外己有研究成果,归纳出景观格局动态研究和景观生态规划方面主要问题的结论性意见。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调查法、定量和定性结合分析法、理论与实际结合分析法 技术路线: 1、确定研究目的 2、搜集资料,包括参考文献、遥感影像数据、土地利用数据等,并学习利用相关软件 3、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处理数据 4、运用Fragstats软件进行景观指数计算 5、进行景观结构与格局动态变化分析 6、提出生态用地调控格局措施 实验方案: 1、搜集整理相关资料收集江苏省生态用地基础数据资料的同时,对国内外生态用地结构与格局分析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研究案例进行分析,确定本研究的具体方案。
2、数据处理利用全国标准地形数据库和 EDRAS 遥感软件对TM影像进行几何纠正和人机交互式解译,得到江苏省生态用地矢量图,,运用ARCGIS软件通过合并有关类型的土地,制成景观类型分布图,并对图件进行叠加分析。
将得到景观变化信息制成景观要素类型转化图,并根据景观分析的需要对图件进行相应的处理 3、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和计算景观空间格局变化可以从景观指数的变化上反映出来。
4. 研究创新点
特色或创新之处: 1、对江苏省生态用地结构与格局的内涵、研究内容和发展趋势作了初步的阐述 2、尝试性地进行建立生态用地格局评价指标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计划时间 预期进展 2016.1.12016.2.23 前期准备,阅读相关理论资料 2016.2.242016.3.15 学习利用软件,收集资料 2016.3.162016.4.5 整理、筛选、分析数据 2016.4.62016.4.20 构建模型并对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2016.4.212016.5.8 完成论文初稿 2016.5.92016.5.15 论文修改、定稿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