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O混流装配线平衡与排产仿真优化开题报告

 2024-06-26 08:15:19

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面临着产品生命周期缩短、客户需求个性化、产品品种多样化等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ATO(Assemble-to-Order,按订单装配)生产模式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制造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ATO混流装配线作为ATO生产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效率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效益和市场响应速度。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ATO混流装配线平衡与排产问题是近年来学术界和工业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内外学者在该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在ATO混流装配线平衡问题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数学模型构建方面:一些学者针对特定类型的ATO混流装配线,构建了相应的数学模型,例如考虑了工序优先级约束、设备能力约束等的模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选题的主要内容是研究ATO混流装配线平衡与排产问题,旨在构建高效的优化模型和算法,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其有效性。

具体内容包括:
1.ATO混流装配线平衡与排产问题分析:分析ATO混流装配线的特点、问题背景以及研究意义,明确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2.ATO混流装配线平衡与排产模型构建:针对ATO混流装配线的特点,构建能够准确描述装配线平衡与排产问题的数学模型,综合考虑各种约束条件和优化目标,例如:-目标函数:最小化总装配时间、最小化工作站数量、平衡工作站负荷、最小化订单延迟时间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理论分析、模型构建、算法设计、仿真实验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文献调研与问题分析阶段: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ATO混流装配线平衡与排产问题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ATO混流装配线的特点和关键技术,明确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2.模型构建与算法设计阶段:针对ATO混流装配线的特点和实际需求,构建能够准确描述装配线平衡与排产问题的数学模型,并设计相应的求解算法。


3.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阶段:利用仿真软件对所提出的模型和算法进行仿真实验,通过设计不同的实验场景和参数设置,验证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和效率,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模型创新:针对ATO混流装配线的特点和实际需求,构建更加完善的数学模型,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例如:考虑订单的优先级、交货期等因素对排产的影响。

考虑设备故障、物料短缺等不确定因素对装配线平衡的影响。


2.算法创新:针对模型特点,设计更加高效的求解算法,例如:改进现有的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等,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和求解精度。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邵雷,王少剑,李建勇.面向订单的混流装配线平衡与物料配送同步优化[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22,28(08):2143-2157.

[2] 付迪,刘民,刘超.基于数字孪生的混流装配线平衡及仿真[J].机械设计与制造,2023(01):282-288.

[3] 李辉,汪伟,王玉宾,刘世平,周俊飞.面向个性化定制的混流装配线动态平衡策略[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21,27(10):2773-278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