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L复合谐振型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自抗扰控制研究开题报告

 2024-05-31 10:08:17

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能量传输方式,近年来在消费电子、电动汽车、医疗器械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与传统的电缆连接方式相比,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具有安全可靠、便捷高效、适用范围广等优势,正逐渐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研究热点。


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由于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实现等特点,在短距离、中低功率应用场景中备受青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作为一项极具潜力的技术,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在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特别是LCL谐振拓扑结构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针对LCL复合谐振型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分析其工作原理和数学模型,设计基于自抗扰控制的控制策略,并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所提出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1. 主要内容

1.对LCL复合谐振型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进行理论分析,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并研究系统参数对传输性能的影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理论分析、仿真建模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逐步开展研究工作。


首先,进行文献调研,了解无线电能传输技术、LCL复合谐振型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和自抗扰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为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其次,对LCL复合谐振型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进行理论分析,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和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为控制器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将自抗扰控制理论应用于LCL复合谐振型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设计了一种基于自抗扰控制的控制策略,以解决传统控制方法难以克服的参数扰动和负载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提高系统的输出电压稳定性、鲁棒性和动态性能。

具体而言,本研究的创新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出了一种基于自抗扰控制的LCL复合谐振型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控制策略,针对系统参数扰动和负载变化的特点,设计了相应的跟踪微分器、扩张状态观测器和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控制律,实现了对系统输出电压的精确跟踪控制。


2.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王耀南, 李勇, 陈杰, 等.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综述与展望[J]. 电工技术学报, 2020, 35(19): 4005-4026.

[2] 赵争鸣, 张艺, 王尚, 等.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9, 39(15): 4307-4321.

[3] 孙跃, 黄学良, 谢少军, 等. 电场耦合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现状及应用[J]. 电工技术学报, 2018, 33(2): 237-250.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