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018年1月6日,巴拿马籍油船“桑吉”号与香港籍散货船“长峰水晶”轮在长江口以东约160海里处发生碰撞,导致“桑吉”号全船起火,32名船员遇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海洋环境污染。
此次事故的发生敲响了海上航行安全的警钟,同时也凸显了油船碰撞燃爆事故的灾难性后果。
为了深入分析“桑吉”号事故的致因,并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本研究将从船舶自身、人为操作、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等多个角度进行综合分析,以期为提高油船航行安全、预防类似事故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油船事故一直是航运安全领域的重大课题,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油船事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事故统计分析、风险评估、安全管理等方面。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研究将以巴拿马籍油船“桑吉”号碰撞燃爆事故为案例,深入分析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以及造成的损失,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油船碰撞燃爆事故的风险评估方法,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
1. 主要内容
1.“桑吉”号事故经过及损失分析:详细描述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分析事故涉及船舶的基本情况,评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环境污染和经济损失,为后续分析奠定基础。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定量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并遵循以下步骤进行:
1.收集资料: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事故调查报告、新闻报道等,收集“桑吉”号事故的相关信息,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涉及船舶的基本情况、事故造成的损失等。
2.分析事故致因:运用案例分析法,结合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等,对“桑吉”号事故的致因进行深入分析,从船舶自身因素、人为操作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等多个角度进行综合分析,明确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3.构建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结合“桑吉”号事故的特点,构建油船碰撞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油船燃爆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为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综合分析“桑吉”号事故致因:本研究将从船舶自身因素、人为操作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等多个角度对“桑吉”号事故进行综合分析,以更加全面、客观地揭示事故发生的深层次原因。
2.构建油船碰撞燃爆事故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针对油船碰撞燃爆事故的特点,本研究将构建油船碰撞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油船燃爆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为油船安全管理提供更加科学的风险评估工具。
3.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基于事故致因分析和风险评估结果,本研究将从技术、管理、人员等多个层面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为提高油船航行安全提供更加practical的指导。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彭华,王俊峰,王玉,等.船舶交通事故致因理论模型及其应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20,30(01):151-157.
[2] 李雪原,张永安,王强,等.“桑吉”轮碰撞事故风险演化及启示[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8,14(07):141-147.
[3] 黄小勇,林廷生,潘尔康,等.“桑吉”轮碰撞爆燃事故安全思考[J].安全,2018,39(05):5-9 13.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