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sens Views of Ecological Ethics in The Singing Wilderness开题报告

 2023-10-23 01:26:29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

美国当代作家西格德F奥尔森不仅是美国自然文学的最高奖项——约翰巴勒斯奖章的获得者,而且是唯一获得四项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民间自然资源保护组织奖项的人。《低吟的荒野》是他第一本也是最畅销的书,发行于1956年。本书记录了他在美加共有的“边界水域泛舟区”摇独木舟漂流旅行,在奎蒂科—苏必利尔荒原滑雪垂钓的经历。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对《低吟的荒野》研究已经取得一些成果,研究领域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第一,修辞美学探究。Brant Short对文章的语言修辞美学进行了细致探究。第二,生态批评探究。王诗音探究了生态批评理论在《低吟的荒野》中的体现并升华了返璞归真的现实意义。第三,生态哲学探究。谢蔚晖在他发表的期刊中探究了《低吟的荒野》中所体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事实上国内在这些方面的研究不如国外学者研究得丰富透彻。总体而言,国内外对本书及其作者的研究比较集中,研究视野还有待拓宽。因此,本文将对该书所体现出的奥尔森的生态伦理观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

研究目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主要研究内容:

第一部分研究荒野文学本身的内涵价值及其发展情况,并且通过肯定荒野的生态价值以期唤醒民众对荒野的敬畏之心。第二部分研究小说的文本内容,从书中的四个章节分别分析四个季节体现的不同自然生态以及社会生态,并且立足于书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状,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说明自然生态之于社会生态的重要性。第三部分具体研究《低吟的荒野》中奥尔森的生态伦理观并做出总结,一是留住荒野——保护自然环境,二是追求宁静——回归生活本质,通过研究书中大量的感官描写以及心理活动来深化奥尔森的生态伦理观。第四部分研究奥尔森的生态伦理观对当代的启示,首先对奥尔森的生态伦理观进行总结性评价,然后从强化生态保护意识、倡导回归自然以及环境建设等方面研究奥尔森生态伦理观对人类未来生态建设的指导性意义。

预期目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一、文本分析法:通过细读文本,梳理主要人物和事件,为说明奥尔森的生态伦理观提供证据支持。

二、描述性研究法:通过分析奥尔森对景物及其声音的描写、人物对话的刻画以及自身心理活动的阐述,总结归纳出奥尔森的独特的生态伦理观。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Cafaro, Philip. Thoreau’s Environment Ethics in Walden[J]. The Concord Saunterer, 2002,

(10):17-6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七学期:

(1)10-11周: 论文命题与选题;指导教师与学生见面,第一次面授;

(2)15-18周: 学生根据教师下达的“任务书”,进行论文撰写的前期准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