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背景:
音乐会名称:2018级“无期”毕业音乐会-----本人承担的角色及演唱曲目《祖国之恋》《梅花引》《青玉案元夕》《爱人送我向日葵》《关雎》的研究体会背景:本课题是以音乐会的形式呈现,由五位同学组成,主题定为:2018级“无期”毕业音乐会。在这场音乐会中,我承担了声乐演唱表演者的角色,这期间,参与了音乐会的规划和设计与演出,在音乐会中,我演唱了《祖国之恋》《梅花引》《青玉案元夕》《爱人送我向日葵》《关雎》作品。其中我对《祖国之恋》《梅花引》《青玉案元夕》《爱人送我向日葵》《关雎》歌曲有了更深刻的研究分析,通过查阅大量论文和资料,对这首要着重演唱的曲子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同时也深入理解了其中的含义和蕴含的感情,通过对曲目的演唱,对从情感处理,到气息和唱腔的运用,将会得到更深刻的理解和启发。现从音乐分析、演唱处理和情感表达等方面浅谈个人见解。毕业音乐会是从学院毕业的时候的一场总结性的回顾,对我们学生而言,是四年以来学习生活的总结和自我学习的肯定,通过举行音乐会来丰富学生的舞台经验,提高表演过程中的心理素质,促进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力来共同进步。这次音乐会中,主要是以民族声乐唱法为主,其中包括中国民族作品《祖国之恋》《梅花引》《青玉案元夕》《爱人送我向日葵》《关雎》在传统歌曲的演唱中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唱出不同曲目独特的风格。
目的及意义: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1.《祖国之恋》是歌颂祖国的一首爱国歌曲。是一首抒情女高音独唱曲,音乐气场深远饱满,旋律舒缓而又具备华丽特质,是一首富有生动感染力的时代颂歌,适合比较大气明亮的声音条件来诠释作品。演唱者不仅需要具备科学、娴熟的演唱能力技巧,对于作品的演唱技术难点,更应提前做好细致严谨的歌唱分析准备,熟悉作品技术难点与情感表达,才能熟练驾驭演唱表演,彰显当代歌曲所蕴通过分析歌曲音乐创作,演唱处理及情感表达,理解歌曲所内涵的爱国热情,传承的红色音乐经典高贵品质,继而生动形象的演绎歌曲,彰显近代艺术歌曲所蕴含的独特艺术修养和音乐魅力。
2.《梅花引》是一首渊远流长的爱情民歌,由著名音乐人谭晶女士演唱出来并制作。艺术歌曲的演唱不同与民歌、咏叹调、新创作歌曲等体裁的声乐作品,在演唱上要求更为精细,扣人心弦,即要表情达意还要和伴奏无缝隙化的高度配合,其中两遍“谁是我知音,谁解我情怀”,要强调音量和情感的对比。演唱者唱到此句时要注意气息要控制适当,不能过猛,要以抒情为主,带有一定的强弱起伏,注意两个“谁是”之间的对比,节奏紧凑,情绪激动,但要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张也的《梅花引》在演唱时咬字清晰、柔美,结尾归韵,使歌唱语言生动,完美地展现出了歌曲的古典韵味。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1.查阅国内外研究文献对作品背景、演唱技法、内涵意义大致了解。
2.欣赏优秀歌唱家的作品。
4. 参考文献
[1]《民族音乐概论》,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人民音乐出版社,1964年
[2]《音乐研究文集》,彭永启主编,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
[3]《民歌新论》,冯志莲著,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
5. 工作计划
2022-2022学年第一学期
第10-13周:开始选题并完成毕业设计“音乐会”选题
第14-15周:教师下达毕业设计“音乐会”任务书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